退火
概念:将钢加热到低于或高于
Ac1点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于平衡状态的组织。
目的: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应力或加工硬化、提高塑性,便于继续冷加工;消除组织缺陷,提高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细化晶粒、改善碳化物的分布和形态,为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常用退火工艺
扩散退火(均匀退火):为了改善或消除在冶金过程中形成的成分不均匀性及夹杂物偏聚而进行的退火。加热速度不宜过快,应控制在
完全退火:将钢加热到
100~200℃,加热后随炉冷却至
加热温度一般高于Ac3以上150~250℃,
350℃左右出炉空冷。一般安排在钢锭开坯,锻轧之后进行。
Ac3以上30~50℃,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工艺。主要应用于消除亚共析钢中因停锻温
度过高而引起粗大晶粒、铸件在浇注后冷却不当形成魏氏组织、轧制工艺不合要求而产生带状组织等缺陷。
等温退火:加热温度与完全退火大致相似,只是冷却方式不同,其冷却方式是使高温奥氏体以较快的速度冷却至间,使奥氏体完全分解转变成珠光体,然后出炉空冷。
球化退火:将工件加热到
Ac1+30-50℃保温后缓冷或者加热后冷却到略低于
Ar1的温度下保温。主要用于共析和过共析钢及合金工具钢,主要
Ar1以下某一温度等温一段时
目的在于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系,为淬火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低温退火(去应力退火):主要用于消除切削加工和铸件、锻件、焊接件中因快冷而引起的参与内应力以稳定尺寸,避免引起变形。碳钢和低合金钢为550~650℃,高合金钢为600~750℃,退火保温时间约1~2小时,退火后的冷却均应缓慢。
正火
定义:把钢加热到临界点
Ac3或Accm以上30~50℃或更高的温度,保温足够时间,然后再空气中冷却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