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阿特金森B.班杜拉C.维纳D.马斯洛
7.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8.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 9.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 10.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11.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
12.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3.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14.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l5.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
16.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 )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 17.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 18.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二、填空题
9.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 )。
10.阿特金森通过研究发展,( )更容易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 11.期待包括( )期待和( )期待。
12.( )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预测。
13.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 14.(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5.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 )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16.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
17.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三、简答题
- 16 -
1.谈谈如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2.简述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组成。 四、论述题
1.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
2.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3.C 4.D 5.A 6.D 7.A8.A 9.C10.A 11.C12.D13.B 二、填空题
1.自我中心论2.降低3.学习需要;学习期待4.替代性强化5.自我实现6.中等7.结果8.替代性强化9.诱因10.避免失败者11.结果;效能12.效能期待13.成败经验14.学习动机15.自我提高 16.利他主义17.阿特金森 三、简答题
1.谈谈如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由学习过程本身和知识内容本身直接引起的兴趣。比如,材料内容的新颖,引人入胜;教师的讲解富有启发性;或学习成绩优异所引起的兴趣。这种兴趣是强烈的、稳定的。间接兴趣是指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和对学习活动的目的性的追求所引起的兴趣,它反映着社会性需要。如果学习者没有间接兴趣,将会丧失学习的决心和毅力。 (2)发挥学习的独立性
独立性意味着一个人自身具有学习的动机,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且当情境有所变化时,仍能保持真实的自我概念。独立性还意味着一个人在行动之前,不太靠外部的强化,如外部的奖励。因为自己激发的内部动机将持续地支持着人的学习活动。 (3)探究自身学习过程及其成绩
美国心理学家布克等人对大学生的实验研究表明,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其进步的情况比不知道的要好,这就是说,学习者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是自我激励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青年学生必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4)树立正确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动机
一切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示范作用,都必须通过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来实现,即通过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才能转变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价值观是个性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的东西,它是个体在大量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也是在克服内部和外部冲突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和稳定下来的。所以,要培养高级动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总之,青年学生要深刻地认识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期望,进行自我定向,才有可能激发自身内部的高尚动机。在确定奋斗目标时,不妨看得高一点,让它在高处召唤,从而竭尽全力。 2.简述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组成。
答∶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不直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内驱力
- 17 -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 (3)附属内驱力它以求知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它不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
自我提高和附属的内驱力都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赢得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四、论述题
1.试述成败归因理论。
答∶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 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2、
②就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状态),学习者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进而更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象,从而更避免参与成就性任务;相反。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机体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外界环境),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什么影响。 ③就可控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学习者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一种犯罪感;反之,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会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报复情绪。 (3)成败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
既然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也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等生不至于过于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2.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
- 18 -
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等生不至于过于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5)
一、选择题
1.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叫做( )。
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2.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 A.0.25~2秒 B.0.2~0.5秒
C.2秒~1分钟
D.5秒~2分钟
5.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个组块。 A.6_+2 B.6_+1 C.7_+1 D.7+2
6.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7.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 A.并列结合学习B.总括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8.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9.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为“教学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10.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11.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
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
- 19 -
12.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
13.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 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 14.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 15.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
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 16.长时记忆的容量( )。
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2个组块
19.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 20.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二、填空题
1.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属于( )。
2.按反映活动的深度来划分,知识可分为( )和( )。
3.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和( )。
4.在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 )、( )和( )。 5.( )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6.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 )和( )。 7.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 )和( )。
8.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 )。 9.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时,记忆效果最好。
10.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 )和( ),前者分为( )和( )两种水平,后者包( )和( )两种形式。 11.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 )和( )。
12.(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13.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 )、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14.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 )。
15.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 ),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 ),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16.( )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这三种知识直观类型的优缺点。 2.请简要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及不同之处。 3.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
1.请论述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2.论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参考答案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