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的问题。主要内容:其一是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哲学基本派别的划分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的定义?
答: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及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3、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答:社会历史观是对社会科学的综合及概括,社会科学是社会历史观的基础;其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及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4、辩证法及形而上学的定义?
答: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5、列宁的物质定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物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
1 / 11
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意识的产生,本质及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答: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从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表现: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是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8、人类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答: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9、实践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10、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主要表现?
答: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1、联系的定义及其特点?
答: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12、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的体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
2 / 11
答: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十五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3、矛盾的定义和两个基本属性及其辩证关系?
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相;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1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答: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固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含义,辩证关系,意义?
答:范畴:原因及结果、必然性及偶然性、可能性及现实性、现象及本质、内容及形式等,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蕴涵着矛盾分析法。含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关系: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及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又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3 / 11
第二章
1:主体及客体的定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时间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2:两条认识路线,三种不同的认识论及其本质?
答: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认识论:其一,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其二,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是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检验的东西;其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是产物。本质:都是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3: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定义,特点和形式?
答: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及其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特点:直接性、具体性或形象性。理性认识: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及其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基本条件?
答:第一,必须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运用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4 / 11
5:从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答:其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其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其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其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6:真理的定义,真理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的主要内容? 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客观性:凡真理都有客观性。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③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必须凭借一定的主观形式才能正确地反映它所反映的客观内容。
绝对性: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①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只能有条件地、近似地反映对象。
第三章
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定义及其辩证关系?
答: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5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