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也称为农村面源污染,泛指广大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各种污染物对农村地区的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烟尘等未经处理的废物。
二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等。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事件屡有发生,新闻媒体时有报道,群众反应尤为强烈,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多次就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问题提出有关建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先后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县城以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事关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事关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建设,事关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富裕文明江西建设。我们要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抓好农业面源防治工作,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由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规模畜禽养殖粪污大量向外排放,水产饵料超量使用,以及大量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无序排放,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
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我省而言,农业面源污染集中表现在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和农业投入品污染。包括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低效使用以及畜禽饲料中重金属的超标添加。
各地在搞好普查的基础上,要加强规划,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目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一要完善生态环保设施。充分利用大型沼气、户用沼气、畜禽场标准化以及乡村清洁工程等项目,调动农民和养殖场户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一批农业生态环保设施。加强项目监督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环保设施能真正发挥环保功能。
二要加强环保评价。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严格落实养殖场建设环境评价制度。畜禽养殖大县,特别是生猪养殖大县,要考虑单位土地面积畜禽承载能力,制定养殖规划,防止养殖密度过大,带来环境污染不可逆转。
三要加大执法力度。深入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畜牧法》、《农药管理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户,特别是重点流域、重点产区规模养殖户的检查,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要求做到治污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环评不达标的坚决不允许投产。对于污染严重的老养殖场,要综合运用以奖代补,限期治理等措施,分期分批进行治理,始终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关闭。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保护农民和养殖者利益,保护环境。
四要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防治原则,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降低化肥使用量,调整和优化用肥结构,鼓励农民种植绿肥和使用有机肥;深入开展畜禽清洁生产行动,因地制宜推广达标排
放、畜地平衡、发酵床养殖等畜禽粪污治理模式,推广“猪-沼-果”生态养殖,推广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等技术,减少污水排放;推广适时揭膜技术,增加塑料地膜回收率,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严格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植保新技术和替代农药的开发推广,努力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五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我省有很好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环境和发展基础,绿色、有机食品产品数量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除虫替代农药,降低面源污染。鼓励和支持商品有机肥、高效低毒农药、农膜再生加工、物理和生物防虫设备等技术研发和生产使用,培育农业绿色环保产业。
二、推进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其成因复杂,防控治理难度大,又关系到千家万户,是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上以太湖、阳澄湖为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
1、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科学使用和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对保护太湖、阳澄湖水源水质至关重要。而要控制化肥、农药的用量,必须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合理使用农药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如推广使用复合肥、BB肥、硅肥和生物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提高有机肥使用量,限制使用碳酸氢铵氮。2、抓好农业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严禁秸秆焚烧,加强秸秆还田利用。每年夏秋两熟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强了行政执法力度,采取各种行政措施,有效地遏止了秸秆焚烧的曼延。同时加强了农机、农技、农艺等秸秆还田技术的配套和创新,提高了秸秆还田数量和还田质量,保证秸秆还田的顺利进行3、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近年来我市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大量的畜禽粪便也成
为了一个新的农业污染源。2001年起我们把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点工作来抓,第一批得到整治的是在太湖、阳澄湖周边27家畜禽场。农业与环保部门加强了对治理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各畜禽养殖场不同的生产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分别采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治理办法,有针对性对开展粪便和尿液等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工作,对一些条件十分简陋、设施很差、规模不大、效益不好的养殖场进行关停。这些企业采用了干湿分离,速造化粪池,尿液过滤还田等办法,基本杜绝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水体。常熟、吴江市等市鼓励发展有机肥料厂,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商品化生产。全市已建成投产有机肥料厂4家。
一、全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情况 1、以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科技下乡”、“科普宣传周”等有效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把有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宣传资料送发到镇街、村(社区),广泛宣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针对畜禽养殖业和化肥、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进行综合治理的紧迫性.2、以生态建设为取向,积极应用新技术.一是抓好测土施肥技术推广。2007年在单季晚稻、春粮、鲜食大豆、西瓜、萝卜等作物中示范推广以“控氮、稳磷、增钾、补微”为主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5万亩,推广应用各类农作物秸秆还田55万亩,开展了微量元素肥料的推广应用工作。二是抓好肥药双控示范。推广应用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生物农药等,减少肥药用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面积5万亩,建立示范区,通过试验示范,切实降低农药肥料使用量。三是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无害化治理。实施水稻重大病虫无害化治理35万亩,实施晚稻统防统治0.9万亩。四是抓好地膜回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回收意识。全区农膜回收率达到70%以上。五是积极开展病虫预测预报。建立基层病
虫测报点13个,做好病虫调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提高入户率。建立长期定位的土壤肥力监测点10个,蔬菜地环境监测点2个,生态农业监测点6个,建立150户肥料农药施用情况调查记载户,开展肥料、农药施用、土壤环境状况调查监测,及时了解土壤肥力与环境的变化情况,摸清底子。六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完成南美白对虾等11只农产品11张无公害标准模式图的编. 3、以畜禽污染治理为重点,推广生态养殖模式,为达到合理规划和适度发展畜禽养殖业,控制和削减畜禽养殖排污总量的目标,农业、环保等部门制订规划、分步实施,积极引导采用“规模养殖,综合治理”等模式,推进了粪尿资源化综合治理和生态养殖工作。一是三项措施科学处理,减少污染。(1)猪(牛)粪实行资源化利用。通过直接供给无公害蔬菜、瓜果和花卉苗木基地或加工制成有机复合肥料等办法,科学消纳,使猪(牛)粪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2)按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39家规模场实现达标排放。(3)努力完成省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任务。设置病死畜禽安全填埋、处理井,减少二次污染。二是完成污染治理任务。完成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的治理任务,做到达标排放,全区共完成83家畜禽养殖场(户)的治理任务,建造18740立方厌氧、好氧池(各类沉淀处理池)和干粪收集房6480平方米,做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三是积极推进生态养殖。抓好杭州市级粪尿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和生态示范点及畜牧小区建设。大力推广山地养鸡、稻鸭共育、鸭珍珠配套养殖、猪(禽)鱼配套养殖、猪-蚯蚓-牧草、猪—沼—果(稻、菜)等生态养殖模式,推进绿色养殖模式,努力倡导自然、生态、绿色的养殖方式发展。
4、以洁美家园为抓手,促进农村能源建设
根据省、市政府提出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区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目标,抓住机遇、摆正位置,主动与区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