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因素体气虚,冲任不固;或热伏冲任,血海不宁;或肾虚、肝郁,气血失调,血海蓄溢;或阴虚内热,扰动血海所致。以周期改变者,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以经期改变者,为经期延长;经量改变者,为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其病位在胞宫,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一、护理评估
1、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痛经史伴随症状。 2、绝经年龄,更年期症状。
3、精神刺激、环境、劳累、饮食习惯等诱发因素。 4、有无盆腔炎、宫腔病变、阴道感染、贫血等疾病。 5、生活自理能力。 6、心理社会状况。
7、辨证:气虚证、血虚证、肾虚证、阴虚证、血寒证、血热证、气滞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经量多者注意休息;虚寒或月经过少者,注意保暖;寒冷季节及行经前,避免下冷水,以防血为寒凝。
2、病情观察
(1)观察和记录月经的周期,经期的长短,经血的量、色、质、气味及伴随症状。
(2)月经量多,伴面色苍白、汗多肢冷、脉沉细等情况,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饮食护理
(1)加强营养,多食鱼、肉、蛋、奶类食物及新鲜蔬菜。 (2)经行期间忌食生冷、苦寒、肥甘厚腻、辛辣刺激品。 4、给药护理
(1)服药期间忌食炙煿动火之物,以免迫血妄行。
(2)服药期间,注意月经来潮的时间、色、质、量。观察药后有无口渴、咽干、口鼻生疮、便秘、头目胀痛等现象。
(3)大便干燥者,可口服蜂蜜或麻仁丸以润肠通便。 5、情志护理
(1)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
(2)气滞月经失调者,多劝导,调情志,消除情绪抑郁,保持气血畅行。
6、临证(症)施护:经血量多者,观察面色、血压、脉象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三、并发症护理 1、痛经
(1)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寒保暖。
(2)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经前、经期忌食生冷、酸醋等食物,以免收敛、凝滞气血。
(3)中药汤剂要温服或热服。掌握服药时间。原发性痛经可于经前5~7日开始服药。
(4)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使肝气调达,气血调和。 2、经前期综合征
(1)做好情志护理,舒缓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2)饮食应清淡少盐,高纤维素,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4)穿着柔软、宽松、舒适,勿过暖,汗出及时更换,避免复感风寒。 四、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忧虑等情绪,以利于肝气通达、血液循环正常。
2、劳逸适度,节制房事,防止损伤冲任。
3、做好月经期卫生保健,注意经期及产后卫生,注意外阴及阴道卫生,内裤勤换勤洗,并在日光下曝晒,不宜阴干。
4、注意饮食调摄,忌食生冷、苦寒之品,以防胞宫受寒,导致月经过少、闭经等,多食补益气血调经之品。
5、配合气功、太极拳等体育锻炼,以助气血运行,维持妇女的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