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3】D “当时的社会没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错,它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小题4】⑴乃:竟然。无论:更不用说。(各一分) ⑵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各一分)
11.(三)(10分)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
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②
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
③④
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
⑤
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
⑥
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分)
(1)务令忠厚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3)若吾儿坐食好物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岂有不爱之理 C.醉翁之意不在酒
B.驱其残忍之性 D.辍耕之垄上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小题4】.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1)让、使 (2)适合 (3)吃 【小题1】D
【小题1】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挖肉(的痛苦)吗?
【小题1】忠厚(善良),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略
⑥
12.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6—9题。(1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词的的含义。(3分)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⑵悉如外人 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
【小题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5分)
【小题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答案】
【小题1】(3分)(1)类(2)都(3)请、邀请
【小题1】(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3分)(2)率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再没有出去过。(3分)
【小题1】热情好客(2分) 桃源人害怕外人破坏他们与世隔绝和平安宁的生活。(与此大意相近即可)(3分)
【小题1】(4分)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意合即可。〔“和平”与“平等和谐自足”两点每点各2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略
13.草书大王 (6分)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________ ②使侄录之 ________ ③索笔疾书 ____ __ ④执所书问曰 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 译文: (2)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 译文:
【答案】
【小题1】 喜好 让 索取 拿着
【小题1】(1)当抄录到笔画怪诞的地方时,侄子茫然地停下笔。(2)丞相仔细地看了好久,然而认不出来(写的是什么字)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解析】略
14.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或曰:“食菱须去壳。”( ) ⑵其人自护其短。(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幷壳者,欲以去热也。 ⑵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小题3】与“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选项是( ) A.执策而临之 C.既醉而退
【小题4】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
【小题1】2分(1)有的人 ,有人 (2)短处,缺点 【小题2】4分
(1)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 (2)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小题3】D
B.或置酒而招之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小题4】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2分(任选一点答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委”为古今异义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此题均是课内学习的词语,背过直接解释即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翻译时注意(我)欲以(之)清热也,补出省略的部分,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A而:连词,表修饰。B而:表修饰。C而:表顺承,只要D项与例句一样表转折,故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这篇短文选自明代江盈科所著《缘箩山人集》,其寓意是讽刺那些不懂装懂的人.告诫人们: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根据短文意思来写启发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5.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⑤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释】①孝廉:“举人”的别称。 ②给:充足。 ③赍(jī):以物送人。④投缳:上吊自杀。⑤届:到。
【小题1】翻译下列句子。
①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②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
【小题2】请你简单概括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小题1】①先前在山东某处拾到一只金手镯,可以典当作为旅费。 ②罗先生到了,拿出手镯还给他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他。
【小题2】拾金不昧(不贪财);正直诚信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先人后己(答出两点给满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质”“ 与”,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首先要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罗先生是个拾金不昧(不贪财);正直诚信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先人后己的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翻译】
罗一峰先生(姓罗,号一峰先生),名叫罗伦,以举人身份参加科考会试。他的仆人在路上捡到一个金镯。走了五天,罗先生担心盘缠不够,仆人说:“不用担心,之前在山东某处捡到一个金镯,可以典当出去作为盘缠。”罗先生大怒,打算亲自交还给失主。仆人赶紧磕头,并掰着手指说:“这样一来一回一定会错过考试,不可以。”罗先生说:“这一定是丫环仆人丢失的,万一主人拷打审讯他,因此而死,是谁的过错?我宁可不考试,也不忍心让别人死于非命。”最后还是找到失主家里,果然是女主人丢失的头饰,而丫环错把金镯扔在地上。女主人怀疑是丫环偷了,用鞭子把她打得流血,丫环要自杀好几次了。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辱骂妻子不止,妻子也愤怒的去上吊,多亏被人解救。罗先生到了以后,拿出金镯还给他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他。罗先生急忙赶路到京城,考试时间正好赶上,匆忙交上考卷,竟然考中了,还是状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