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试题(七)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20 分,每题1 分)
1.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______。
A.可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B.缩短指令字长,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C.实现程序控制;
D.寻找操作数。
2.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缺点是______。
A.地址信息、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B.地址信息与数据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C.两种信息源的代码在总线中不能同时传送;
D.地址信息与数据信息能同时出现。
3.一个16K×32 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______ 。
A.48;
B.46;
C.36;
D.38。
4.下列叙述中______是正确的。
A.主存可由RAM 和ROM 组成;
B.主存只能由ROM 组成;
C.主存只能由RAM 组成;
D.主存只能由SRAM 组成。
5.在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中,______方式响应时间最快。
A.链式查询;
B.计数器定时查询;
C.独立请求;
D.以上都不是。
6.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______。
A.不一定是可改写的;
B.一定是可改写的;
C.一定是不可改写的;
D.以上都不对。
7.下述______种情况会提出中断请求。
A.产生存储周期“窃取”;
B.在键盘输入过程中,每按一次键;
C.两数相加结果为零;
D.结果溢出。
8.下列叙述中______是错误的。
A.采用微程序控制器的处理器称为微处理器;
B.在微指令编码中,编码效率最低的是直接编码方式;
C.在各种微地址形成方式中,增量计数器法需要的顺序控制字段较短;
D.以上都是错的。
9.直接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功能是将指令中的地址码送入______。
A.PC;
B.地址寄存器;
C.累加器;
D.ACC。
10.响应中断请求的条件是___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外设工作完成和系统允许时;
C.外设工作完成和中断标记触发器为“1”时。
D.CPU 提出中断。
11.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有效地址形成方式类似,但是______。
A.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不可变的;
B.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变址寄存器和基址寄存器和内容都可变的;
C.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不可变,变址寄存器中的内容可变;
D.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可变的。
12.在原码加减交替除法中,符号位单独处理,参加操作的数是______。
A.原码;
B.绝对值;
C.绝对值的补码;
D.补码。
13.DMA 方式______ 。
A.既然能用于高速外围设备的信息传送,也就能代替中断方式;
B.不能取代中断方式;
C.也能向CPU 请求中断处理数据传送;
D.能取代中断方式。
14.设机器字长为32 位,存储容量为16MB,若按双字编址,其寻址范围是______。
A.8MB;
B.2M;
C.4M;
D.16M。
15.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某机具有先间址后变址的寻址方式,则这种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______ 。
A.EA = (X) +D;
B.EA = (X) + (D);
C.EA = ((X) +D);
D.EA = X +D。
16.程序计数器PC 属于______ 。
A.运算器;
B.控制器;
C.存储器;
D.I/O 设备。
17.计算机执行乘法指令时,由于其操作较复杂,需要更多的时间,通常采用______控制方式。
A.延长机器周期内节拍数的;
B.异步;
C.中央与局部控制相结合的;
D.同步。
18.目前在小型和微型计算机里最普遍采用的字母与字符编码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