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质量标准化图册
2.2.5 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初凝前 和终凝前,宜分别对混凝土裸露表面进行 大于 30mm,接浆层水泥砂浆材料应与浇 筑混凝土浆液成分相同,混凝土应分层振 柱子混凝土浇筑
2.3.2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抹面处理。
2.2.6 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 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距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应小于500mm。
设置分隔网效果
2.3 浇筑与振捣
2.3.1 柱子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柱水平接缝水泥砂浆接浆层厚度不应捣,一般情况下分层厚度不超过 300— 水平接缝处理同柱,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500mm,振捣器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不小于 前,应先在底部均匀浇筑 5cm 厚与墙体混 100mm,振捣器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 派专人“看模”:模板和支撑变形监测、混
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每层混凝土的浇凝土振捣密实程度检查和混凝土辅助振捣; 筑厚度控制在 500mm 左右进行分层浇筑、 柱高超过 3m 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
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 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 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 2h;墙体上 柱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 的门窗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宜从两侧同时 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 投料浇筑和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 下面。
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 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 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
~ 21 ~
中建三局质量标准化图册
筋及预埋件;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 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 间 1/3 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梁轴线或 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搓。施工缝宜用木板 墙体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
2.3.3 梁板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 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
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 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 1m 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 2~3cm 处。浇捣 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
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
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
~ 22 ~
或钢丝网挡牢。
板面标高控制
混凝土铺料后,按标高线(对角线及轴 线)对楼面标高进行总体找平。混凝土采
用 3m 铝合金刮尺刮平、调整,并复核标
高,误差控制在 5mm 内。混凝土刮平进 行第一遍抹平,保证表面平整。混凝土终 凝前,进行二次抹平并覆盖薄膜。
3m 铝合金刮尺刮平
二次收平后薄膜养护
2.3.4 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 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
中建三局质量标准化图册
平;施工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 2.4.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以 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 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 部位且不得少于3 步。
2.3.5 施工缝或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应 符合下列规定:
(1)结合面应采用粗糙面;并应清除 浮浆、疏松石子、软弱混凝土层;
(2)结合面处应采用洒水湿润,但不 得有积水;
(3)施工缝处已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不 应小于1.2MPa;
(4)柱、墙水平施工缝水泥砂浆接浆 层厚度不应大于 30mm,接浆层水泥砂浆 应与混凝土浆液同成份;
(5)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应 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后浇带 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
2.4 养护
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 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一般混凝土养护 2.4.5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 期不小于 7d;当温度低于 5℃时,不得浇 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水养护混凝土,应采取加热保温养护或延 长混凝土养护时间;冬期施工的混凝土拆 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 15℃时,应对混凝土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 护。
2.4.2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盐
混凝土覆盖养护
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 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 得少于14d;地下室底层和上部结构首层柱、 墙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宜少于3d。
2.4.3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 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 同。
混凝土覆盖浇水保湿养护
2.4.4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
~ 23 ~
中建三局质量标准化图册
措施进行取暖,确保封闭空间温度不低于 5°C。取暖时间依据同条件试块试压结果 作为依据(强度超过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 C,入模温度必须大于 5°C;
(2)混凝土防冻外加剂根据室外最低 温度确定;
柱混凝土冬施蓄热法养护
2.5 混凝土冬季施工 2.5.1 保温增温措施
(1)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d 稳定
低于5°C 即进入冬期施工;
(2)对从混凝土搅拌站到输送泵运输 混凝土的罐车用保温套包裹严密,保证混凝土出罐温度不低于 10°C;
(3)在输送泵管和布料机表面捆绑棉 被保温;
(4)施工作业楼层采用保温材料进行
封闭保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升温~ 24 ~
度)。
泵车保温保护
泵管保温保护
楼层升温措施
2.5.2 温度控制
(1)冬施混凝土出罐温度必须大于 10°(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按照方案进 行保温覆盖,宜采用 1 层塑料薄膜和若干 层保温棉被(具体厚度和层数通过热工计 算确定)。注意保温被铺设时应相互搭接。
另外,墙柱体钢筋之间的空隙是保温覆盖 容易忽略的部位,应重点控制;
(4)严寒地区地下室进行越冬防护如
采取珍珠岩覆盖等措施。
混凝土测温
中建三局质量标准化图册
混凝土覆盖养护
2.5.3 混凝土冬季施工测温、强度回弹
(1)混凝土终凝后应进行测温。 (2)当混凝土温度降到(防冻剂的)
规定温度后应进行强度回弹,检查混凝土
强度是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
(3)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
后,可停止测温。
混凝土测温
表面的距离宜为0mm~300mm;
(2)柱、墙施工缝也可留设在楼层结 构底面,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离宜为 0mm~50mm;当板下有梁托时,可留设在 梁托下0mm~20mm;
(3)高度较大的柱、墙、梁以及厚度
对砼受冻临界点强度进行检测
较大的基础可根据施工需要在其中部留设 2.6 混凝土施工缝与后浇带
水平施工缝;必要时,可对配筋进行调整, 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在混凝
并应征得设计单位认可;
土浇筑之前确定。施工缝和后浇带宜留设
(4)特殊结构部位留设水平施工缝应 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受
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力复杂的结构构件或有防水抗渗要求的结
2.6.2 垂直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位置 构构件,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 应符合下列规定:
可。
(1)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设在 2.6.1 水平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 次梁跨度中间的1/3 范围内;
列规定:
(2)单向板施工缝应留设在平行于板 (1)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 短边的任何位置;
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
(3)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梯段板
离宜为0mm~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 跨度端部的1/3 范围内;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