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疗效评价
陈晓军,方针,陈利芳,杨丹红,李霞
【摘 要】【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A组(“不寐四穴”组)、B组(常规针刺组)及C组(西药组),每组35例。治疗4星期后,对比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值的改变。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愈显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SQI值较B组下降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寐四穴”组在疗效方面稍优于常规针刺组,在疗效及安全性两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组。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2(031)012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 中风;失眠症;针刺;不寐四穴;药物疗法
中风后失眠症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恢复。因此,治疗中风后失眠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近2年,我们采用“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并与常规针刺和药物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105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针灸科及康复科的住院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A组(“不寐四穴”组)、B组(常规针刺组)及C组(西药组),每组35例。A组
中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70±8)岁。B组中男21例,女 14例;平均年龄(69±7)岁。C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70±8)岁。3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睡眠潜伏期延长>30 min;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6.5 h;觉醒时间增多,每夜>30 min。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脑梗死”/“脑出血”和“失眠”的西医诊断;②45岁≤年龄≤80岁;③1星期内未使用相关精神镇静药剂的患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混合性卒中、心脏或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形成的脑栓塞患者;②合并失语症、耳聋、严重认知障碍以致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者;③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如重度心衰、肾衰、癌症等;④脑干、小脑梗死/出血者。 1.5 脱落标准
①不配合相关治疗,依从性差,无法判断疗效者;②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③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而提前终止治疗者;④因其他原因自行退出者(未满观察时间病情痊愈而自行停止治疗者,不作为脱落病例)。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临床试验期间,为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如患者患有病例排除标准以外的基础疾病,则对与本病治疗无关的药物不作特殊的限制,但不得使用可能影响睡眠的精神类药物。所有患者针对中风基础疾病均行一般针刺治疗。
2.2 A组 2.2.1 临床选穴
主穴为申脉、照海(均双侧)、大椎、关元;肝郁化火型加期门、太冲、足窍阴,痰热内扰型加曲池、丰隆、内庭,阴虚火旺型加大陵、三阴交、太溪,心脾两虚型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心胆气虚型加丘墟、内关、足三里(所有配穴均双侧)。 2.2.2 针具选择
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为0.30 mm×40 mm。 2.2.3 针刺方法
患者先取仰卧位,针关元、照海,得气后均行捻转补法,留针20 min;再俯卧取穴,针大椎、申脉,得气后均行捻转泻法,留针20 min;配穴辨证取穴,按照“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进行相应的捻转补泻。 2.2.4 治疗频次
针刺治疗每日 1次,均在上午操作,每星期 5次,星期六、日休息,共治疗4星期。 2.3 B组
主穴取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不寐”的针灸处方);配穴同A组,所有穴位均常规针刺,治疗频次亦同A组。 2.4 C组
口服艾司唑仑片(江苏恩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 H14021484),每次 2 mg,每晚 1次,于晚上 9:00睡前给药,连续治疗4星期。
3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