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意思作文教学
作者: 嵇 金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5年第9期
嵇 金
晓苏老师在给我们上写作教学课时说,教学生写作文应强调有意思而非有意义。这里并不是说有意思的文章就没有意义,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刻意追求有意义而让学生作文染上成人化、政治化的弊病,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就是我们说的“假、大、空”,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学生写作有意思文章的意识。
一.有意思作文的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意思”一词,有“情趣、趣味”的含义,因而可以说追求有意思的作文,即追求有趣味、有美感的作文。有意思的作文主张让学生快乐地收获,而不是沉重地吸收,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给学生更多抒发自我的空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对于多数有意义作文主题的教育性、集中性和明朗性而言,有意思的作文更多体现出审美性、开放性与模糊性的特点。
1.审美性。有意义作文多带有赤裸裸地说教色彩,而有意思的作文将教育性附着在审美之上,通过审美来实现文章的教育意义,有着“润物无声”的妙处。海明威《桥边的老人》,全文没有一字一句描写战争场面,却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老人心心念念着他看管的动物,担心它们的安危,这点文本不止一次地提及,可见对生命的珍视,与残酷战争对比,从而批判战争,其反战主题更显深刻。
2.开放性。每个人各时各地的经验、学问和心性不同,对某一特定场景的感受自然也不一样,由此而生发的主题也是不同的。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精神,也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的对抗,甚至探寻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
3.模糊性。有意思的文章的主题是隐约、模糊的,本来是愁苦,我们可以认为是欢乐,本来是欢乐,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愁苦,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同时看到事物的美与丑。老舍《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我们在指摘她粗俗丑陋、蛮横泼辣、精明自私的性格的同时,我们也肯定她的敢爱敢恨、真诚执着。
二.有意思作文的要求
1.整体把握。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字一句都可看出全篇精神的贯注。如陶渊明的《饮酒》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假如把“见”替换为“望”,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
这种完整性还体现在人物刻画上。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了这一小节,便有失为陶渊明。所以,在进行人物刻画的时候,要抓住符合人物个性的言行,这许多个言行加在一起,便塑造出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2.切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有心病,常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因而更能增加她的美艳。东施没病,却刻意学着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
惹人嫌恶。“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刻画人物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便表现出怎样的言行。
3.至情至诚。“修辞立其诚”,好的文章一定是至情至性的流露,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而不是移植过来的。至情至诚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才会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文,体现创作的个性。
三.有意思作文的教学
1.欲言又止。有意思的文章,往往富有张力,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对材料进行恰当的取舍,尤其要懂得舍,这里说的“欲言又止”就是舍的智慧。欲言又止展现的是一种无言的美,所谓无言,不是不说话,而是注重含蓄不露、不多说,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中国有一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即是含蓄。西方的关于爱神的雕刻,男女都是瞎的,这是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索性雕成盲目,反倒令人印象深刻。文学作品也是一样,说出来的越少,所引起的美感就越深切。
2.设置反转。人生是不确定的,多变的,写文章就好比书写人生。反转,指转向相反的方向。作文中,设置反转,就是设置令人意想不到的情节,往往这类的文章更能发人深思。如作家晓苏的短篇小说《陪读》,小说题目叫陪读,作为读者,我们会习惯性地期待作者将如何叙述主人公陪读的过程,但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如我们所愿。小说女主人公进城的初衷固然是为了陪读,可她从头到尾都没见过女儿的面,而是在这过程中邂逅了一段浪漫,邂逅的终结就是小说的结尾。作品颠覆了读者的接受惯性,给读者创造了一种陌生化的阅读快感。
嵇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