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科版小学科学总复习资料小升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1、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

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4、我知道开花植物一般由 根 、 茎 、 叶、 花 、 果实 等六部分组成。我知道会开花的植物有: 向日葵、蚕豆、 菊花、 油菜、 凤仙花等。 15、凤仙花的花由 花萼、 花瓣、 雌蕊和 雄蕊等部分组成。花中的 子房 以后能长成果实。

16、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 ?发芽→ 生长→开花→ 结果这几个阶段。

17、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8、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在有些植物上很明显,有些不明显。叶子是长在节上的。

1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第二章? 动物的生命周期???

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4、蚕的幼虫期要蜕(4次皮)。

5、蚕(幼虫期)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很小,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胸有三对足帮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有五对足,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6、蚕宝宝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7、蛹身体呈(纺锤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两个黑色、小圆形、隆起的眼睛,胸部没有环节,(腹部有环节),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的背面有(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体色呈褐色)。 8、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长有眼睛和口器)。

9、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 10、(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11、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12、养蚕、 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13、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 从卵孵化而来: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 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人

变态:蚊子、苍蝇、青蛙 不变态:蝗虫、鱼、鸡、狗、猫

14、 一般情况下,一个蚕茧的蚕丝可达1500米左右。

15、 动物分类方法2种,一种按变态和不变态分类;另一种按卵生(从卵孵化而来)和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分类。

16、 我们人按年龄段可以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15岁以下称为儿童,16岁至35岁称青年,36岁至60岁称中年,60岁以上称老年。 17、 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第三章?? 温度与水的变化

1、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刻度?、标记?、数字)。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测量水温,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完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各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温度计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0 ℃。

5、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6、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有一定体积。

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是固体。而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是液体。

7、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 (1)把冰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2)把冰放到阳光下晒。(3)用手把冰焐化。

8、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9、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这叫(凝结)。

10、云: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

露: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 霜: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11、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

12、 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的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13、 答:因为水的形态是可以转化的,水能三态循环。也就是江河、海洋中的水经过蒸发后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形成雨,雨水又会流回江河中,如此进行循环。

14、 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上不一会就回有小水珠,为什么? 15、 答:由于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很凉,会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水滴。这种现象也就是凝结。 16、 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教科版小学科学总复习资料小升初

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iwgy7ttld47ty70kclt55mbv23rb1005a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