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应急预案
根据公安消防部门和市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医院的正常办公秩序和人身财产安全,一旦发生火情,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扑救和疏散患者,抢救财产,使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特制定此预案。一旦发生火灾,指挥灭火、组织抢救和疏散行动。 一、火情报警:
1. 在医院范围内无论何时、何地,医院员工一旦发现火情,都有责任立即向消防中控室报警。
2. 在医院内遇见火情,如为初起小火,应就近使用轻便灭火器进行自救灭火,保护现场,将情况报告保卫科。如火情严重要立即按下墙上的手动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或用内部电话报警。电话号码:6983724 3. 电话报警时,不要惊惶失措,要沉着冷静,语言清晰的将火情发生的所在区域、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伤亡、报警人姓名、部门、所在位置报告消防中控室。 4. 关闭火场附近的电源、煤气开关及门窗。
5. 切勿高喊“着火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要保持冷静,只有经消防总指挥授权才可向“119”报警。 二、火情确认:
1. 中控室接到报警电话时要详细记录报警人姓名,部门及发生火灾的确切位置及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伤亡。
2. 中控室接到电话报警或消防主机报火警,立即通知备勤警员到现场确认,查清下列问题:
(1)火情发生的具体位置、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伤亡。 (2)火源是什么,是电器起火还是其它原因。
(3)确认火情时应注意,不得莽撞开门,要先试一下门体的温度,如果正常可开门检查,如门体温度高,可确认内有火情,此时房内如有人,应先设法救人,开门时注意不要把身体正对开门处,视情况进入。
(4)确认火情后,立即将信息反馈给中控室。 三、火情报告:
1. 火情确认后中控室值班员立即(正常上班时间)向消防保卫科和主管领导报告,夜间、节假日向值班人员报告。 2. 向总机值班员(正常上班时间)报警。 3. 总机值班员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院领导。 四、各级人员行动:
1. 医院保卫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中控室组建灭火指挥部,指挥灭火及抢救疏散行动。
2. 非正常上班时间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失火现场指挥灭火行动。
3. 保卫科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中控室,协助主要领导指挥灭火及抢救疏散行动。
4. 医院行政办公室主任、各科室、各部门接到报警后,通知本部门各岗位人员坚守岗位做好疏散准备,立即赶往中控室组成灭火指挥部。 5. 消防保卫科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火灾现场,指挥义务消防队实施灭
火抢救行动。
6. 其他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接到报警后坚守岗位,按灭火指挥部的命令行动。 五、灭火战术:
1. 保卫科人员赶到火场后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灭火,并随时同灭火指挥部联系,向灭火总指挥报告火情。
2. 冷却灭火法;义务消防队员赶到火场后,立即使用消火栓灭火,及时清理火场易燃物,用消火栓浇湿四周建筑物,降低火场温度。 3. 隔离灭火法:将易燃物与火源隔离。
4. 窒息灭火法:关闭门窗,用难燃材料压盖较小面积的火源。 5. 抑制灭火法: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源。 六、灭火指挥部:
灭火总指挥根据火灾现场情况适时下达如下命令: 1. 启动消防泵、喷淋泵、配合火场灭火。 2. 打开排烟防火阀启动排烟风机,排除火场烟雾。 3. 关闭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防止火势漫延。 4. 切断失火区域的电力供应,电梯降首层。 5. 开启正压送风机,向消防疏散楼梯输送新风。 6. 命令工程部关闭天然气总开关。 7. 下达向119报警命令。 8. 下达疏散命令。 七、组织疏散:
1. 如现场灭火负责人认为火势不能控制,指挥部立即做出疏散决定。 2. 消防中控室开通失火区域及上下两层消防广播,用广播反复播放“紧急疏散通知”。
3. 失火区域及上下两层进行紧急疏散后,根据人员离开情况,对其它楼层进行广播疏散。
4. 住院部接到疏散命令后立即组织人员负责各楼层患者的安全疏导工作,引导疏散人员走消防疏散通道。提醒疏散人员保持镇静,不要慌张,不要乘坐电梯。提示疏散人员疏散到大楼外围。人员疏散后,检查每个房间是否有人,确认无人贴上标记,如有人员未离开房间,要及时进行劝导,使其迅速离开房间。
5. 其他部门人员接到疏散命令后立即进行重要物资、文件的转移。 6. 保卫科接到疏散命令后指挥外围警员清出机动车道,做好引导消防车进场的准备工作。 八、后期处理:
当灭火总指挥发出火情排除命令后,保卫科立即做好火灾现场的警戒工作,保护火灾现场不被破坏,确保火灾事故调查,应尽快将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防联动系统恢复正常,负责火灾后期的清理工作。
市医院
门诊工作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 是医院接触病人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部门。因此, 要从便捷性、高效性、舒适性三个方面去考虑门诊布局和开展医疗服务, 使广大患者化最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享受到最满意、优质和快捷的服务。
1 便捷性
1. 1 标识系统统一、通俗、清晰
患者一步入医院, 在第一视野应看得到门诊的平面方位图。方位图宜简不宜繁, 力求一目了然。大厅设置色彩鲜明的就诊导向线, 满足不同文化层面的就医问诊需要; 根据服务对象决定是否起用中英文两种标识, 少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表述。
1. 2 诊室设置科学合理
患者就医的过程一般为就诊- 检查- 反馈结果- 开具处方- 付款- 取药,诊室应与检查科室及收费处、药房相近, 并尽量将相关检查科室集中, 使医院的资源开放、共享, 减少患者无效移动时间。在大厅设立总服务台, 并将职能部门医疗审批权限尽量前移到服务台, 方便患者。
1. 3 整合服务流程, 方便不同人群
以减少门诊流程的中间环节为突破口, 控制患者在门诊过程中的随机性和盲目性。挂号工作最好由高年资护士承担, 实施预检、注册、挂号、分诊一体化服务; 医技检查实行计算机排队系统, 实施均匀有序检查; 付款、取药实行语音呼叫与屏显相结合, 杜绝一窝蜂现象。同时开辟针对特殊人群的绿色通道。对60 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离休干部、外宾以及相当一级的专业技术人才, 医院应设立专门窗口优先予以接诊、检查, 可实施一站式服务。
2 高效性
2. 1 实行电脑化管理, 达到环节和过程的实时管理和控制
以门诊医生工作站开设为契机, 辐射到挂号、付款、开具处方、药房流程的改革。诊疗信息无纸传输, 使诊疗医师能第一时间阅读到检查检验结果, 在线读片, 从而快速开具电子处方, 避免了医患双方交换纸质信息等待时间长的弊端, 也便于医院保存患者的医学信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