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
A. 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 B. 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 C. 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皇权、中央集权都得到了大大加强,选项与史实不符。故AB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宋太祖和丞相之间矛盾尖锐。故C项错误。材料中宋太祖想要代替宰相副署签字,但深知官场运作程序的赵普却劝谏说,这是有关部门的职责,与皇上您无关。可见官僚政治的传统对帝王的权力与行为都有一定的限制。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根据材料“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可知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可以牵制君主专制,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表现。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1 / 8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答案】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
【名师点睛】本题以江南农业的开发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⑥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等。经济重心南移是近几年全国卷和海南卷命题的高频考点,我们在备考是要关注。
3、(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 这说明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2 / 8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A. 文字狱造成文艺界百花凋零 B. 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 C. 秦声、罗、弋艺术价值更高 D. 北京百姓艺术欣赏品味较低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来看,百姓对昆曲是不喜欢的,他们喜欢的是秦声等其他乐曲,说明昆曲逐渐脱离了群众,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雨文字狱无关;C选项错误,我们无法比较其价值的高低;D选项错误,艺术无雅俗,我们不能妄加评论。
4、近代以来,维新派将呼吁社会风俗改良作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之一;清末新政废除了满人特权,允许满汉通婚,以同等礼仪和刑罚对待满人汉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剪辫子,见面礼节等习俗发生变化。这说明 A. 政府发挥社会变革的主导作用 B. 政治变革与社会变革联袂而行 C. 突发性是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 D. 政治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答案】B
【解析】题干中一共包含了三层意思,而“维新派将呼吁社会风俗改良作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之一”不符合A,故排除A;题干中的维新派行动、清末新政和中华民国建立都属于政治运动,这一过程中题干都提到了其伴随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到突发性这一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D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故排除。 5、下表为1871?1910年间中国棉布和棉纱的进口量。从材料可知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 / 8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A. 《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棉纱棉布进口量的增加 B. 棉布进口量的相对稳定反映了中国贸易地位的改善 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二者进口量折射出近代民族织布业发展变化的特征 【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的表格看,中国进口棉布的数量大体上是稳中略有提高,而棉纱的进口量是迅速提高的,根据所学可知,棉布是工业制成品,而棉纱是工业生产的原料,所以可以看出我国民族织布业所需原料在不断增加,所以其对外国棉布的依赖程度在降低,故可以说明D符合题意;题干所反映的时间是1870-1910年间的情况,所以不能据此得出A;当时中国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在这一时间段内,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逐渐由以商品倾销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故C不符合史实。
点睛:学生充分把握时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尤其是时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由于现行历史教科书是按照模块加板块的模式编写的,这就使得历史知识的时序性被打破,导致有些同学因为初中历史没有学好,直接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时序性的把握很多时候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必须要考虑的,所以提醒同学们注意准确记忆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这一题只要准确把握题干所述的时间1870-1910年间这一阶段特征,BC就可以果断排除出去了,A则不能完整反映材料原貌,也可以排除,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4 / 8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6.轮船招商局最初由旧式沙船商人出身的朱其昂主持,招股困难重重,而买办唐廷枢、徐润接手以后,短时间内即招足100万股本;上海织布局在郑观应入局之前后,其局面之不同也与之同类。符合史论的是
A. 买办阶层一定程度上代表先进生产力 B. 民族资产阶级兴起于近代官办企业 C.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 实业兴国已成为近代民族思想主流 【答案】A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判断“轮船招商局”“上海织布局”企业的性质。 7、近代鲁迅的《狂人日记》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树立了把文学革命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典范。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鲁迅 A. 用白话文批判封建礼教 B. 用章回小说痛斥旧道德 C. 用短篇小说宣传民主共和 D. 用浪漫主义批判“尊孔复古”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它揭露的是封建伦理道德(封建礼教)的罪恶,故A项正确。B项章回小说错误,C项宣传民主共和没有体现,D项浪漫主义错误。故BCD三项错误。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