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一中高二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历史(学考)
本试卷共6页,4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
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69分)
一、(每题1.5分,共69分)
1.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这反映出法家
A.“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B.“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C.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1 / 11
A.风俗 B.贡赋 C.礼仪 D.秩序3.“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以下主张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君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D.“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4.汉初儒生叔孙通曾向刘邦建议:“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由此可知其A.支持郡国并行 B.建议恢复周礼 C.倡导独尊儒术 D.主张儒法融合
5.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B.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 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
6.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7.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
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法家的思想 C.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迷信思想和德治思想
2 / 11
8.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 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 9.“竹林七贤”,所绘为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他们“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竹林七贤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 10.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xxB.xxC.xxD.xx
11.《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12.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
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C.有助于摆脱正统儒学的束缚 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13.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以天下为己任 B.抨击君主专制
3 / 11
C.提倡民主法治 D.反对宋明理学
14.《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术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现此可知
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 B.唐朝四川地区印刷术最发达C.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15.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16.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
A.造纸术的革新 B.雕版印刷的推广 C.活字印刷的普及 D.科举取士的需要 17.中国古代文人经常以书法、绘画抒发自己的意趣、思想,明末清初石涛的绘画作品《睡牛图》中绘一人在牛背上凝思,意境孤凄,自题曰:“牛不知我睡,我不知牛累。彼此却无心,不睡不梦寐。”这一艺术作品的主要寓意是
A.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对农耕经济的反思 B.讽刺了中国人闭关锁国,不了解世界大势C.表达了作者懒散不愿入仕的心绪 D.作者试图改造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18.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4 / 11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19.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戏说古典名著的帖子,其中“最无奈的答案”中说:“西游,神仙靠不住!”根据这一提示,与“盟友靠不住”相对应的名著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聊斋志异》20.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都有官方印记 B.没有理性思维 C.长期领先世界 D.强调实用价值21.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通俗易懂,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22.雅、颂、风最初是音乐分类。雅是宫廷宴会时的乐歌,主要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主要是民歌。前两者与风原本界限分明,但孔子却将其一起编入《诗经》。这根本上反映了
A.“士”阶层的兴起 B.学在民间的盛行 C.宗法体制被打破 D.克己复礼的要求 23.从明代始,小说打破正统诗文的垄断,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小说的繁荣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思想文化日益活跃 B.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科学技术取得突破 D.市民阶层日益壮大 24.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5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