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上官体:初唐在贞观诗坛后期,出现了一位重要的诗人上官仪,宫廷文人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内容上应制诗,以宫廷文学应制咏物为特点,以“绮错婉媚”为本,缘情体物,密附婉转而绮错或文,音响清越,韵度飘扬,有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艺术上追求对仗,言辞华美,重视诗的形成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凄凉是风的敷衍雕琢;代表作:《早春桂林殿应诏》“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奉和秋日即目应制》“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入朝洛堤步月》“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他上承杨师道,李白药和虞世南,又下开“文章四友”和沈佺期,宋之问。
2、沈宋体:“沈宋体”是律诗的别称。沈佺期,宋之问合称“沈宋”,他们所创作的五七言近体诗标志着五七言律体趋于定型,是在诗律创作上形成的规范;内容上沿袭前人,多为奉和应制、侍从游宴,人生后期的贬谪诗颇具真情实感;在格律上,艺术形式上大胆探索,五七言律诗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辞采精丽,但不足以开一代新风;对后市的影响:沈宋体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的过度,有易于识记和掌握运用之便;各种律诗体式的定型,为诗歌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代表作:宋之问的《度大庾岭》“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天长地阔领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此诗是早期七言律的成熟之作,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
3、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与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四人都为初唐后期的宫体诗人;内容上:在前人和时人的基础上对对仗又做了探索和规定,诗歌格律探索上承上启下;四人中成就最高的是杜审言,他在五律方面的 成熟已超过杨炯,是五言律的创作首先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胡应麟《诗薮》说:“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为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相。”代表作:《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李峤的诗歌创作因重技巧而乏情思,多为奉命或应制之作,但这些都是合律,且十分讲究修辞技巧,在当是五言律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的作用
4、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尔反映农家现实生活。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代表作: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夏日南亭怀辛大》“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王维《秋夜独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过香积寺》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5、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
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崔颢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世又称高岑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记李将军“《塞下曲》”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岑参的《送郭乂杂言》“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逢入京使》《走马川》等
其他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出塞》《闺怨》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 李颀《从军行》崔颢《黄鹤楼》
6、四唐说:元代杨士弘在《唐音》一书中首先提出;明代高棅《唐诗品汇》一书继续阐发,最终确定;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时代诗歌特点:初唐是准备阶段,盛唐是成熟、繁盛期,中唐诗歌进一步发展,深化,拓展期,晚唐则是回顾期;代表作家及作品:初唐四杰,文章四友,李杜,元白,王维;
7、初唐四杰:指唐初四位文学家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写作对象扩大到市井,艺术上主张不要过分追求声律;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如卢照邻的《行路难》;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代表作品: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卢照邻《行路难》“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骆宾王《帝京篇》“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8、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 .他们的诗歌都写得清新婉丽,自成风格.除包融外,都有名诗传世. 其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张旭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包融所传诗不多。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往往透露出一些新的气息、新的情趣,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特色。
代表作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称为“顶峰上的顶峰”可谓“孤篇压倒全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包融《酬中公林亭》,张旭书迹《古诗四贴》
9、张曲江体:指初盛唐之交的张九龄,曲江人,世称张曲江,其诗被【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以人而论,则有 张曲江 体“,所以称为“张曲江体“。其诗辞采清丽,浑朴清淡;代表作品:《感遇》十二首(受陈子昂影响),《望月怀古》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
10、长庆体:1.白居易与孟浩然共创长庆体。2,长庆是唐穆宗的年号3.长庆体是七言古诗的变体,改变了初唐的抒情为叙事。4,形式上传承了初唐四杰七言歌行的的体制。5,代表作品白居易《长恨歌》杨家有女初长成,长在深闺人未识。《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韦庄《秦妇吟》吴伟业《圆圆曲》。
11、长吉体:1,李贺字长吉其诗体多为五古和七古他较为出色的个人创作,自成一家的创作典范,:“吴均体,长吉体”。2,内容方面1写自己的抱负,及失意后的不平。2写想象中的边塞生活。3写百姓的贫苦4,写梦境,仙境,写鬼趣。3艺术特点,意象,审美,结构跳跃,语言奇特。
12、大历十才子:1,唐太宗大力年间,十位诗人的称谓。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讳,夏侯审2,出处《新唐书,卢纶传》3,他们十人的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学王维,孟浩然,(个别也有些边塞和山水田园)除了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景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4,十才子中成就最高的是钱起,代表作《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散,江上树风清”《四库全书》编者评大历及以后的诗:气骨顿衰。5,大历十才子在诗歌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3、新乐府运动:1,与古乐府相对,自命新题写实事的乐府诗,多关注社会现实。2,艺术上采取古乐府形式,又有新的变化。3,代表诗人,元白,张王,由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4,在中唐诗歌中起到重要作用。
14、温李诗派: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的并称。代表诗人:李商隐,温庭筠,杜牧,韩偓。他们的诗歌风格大都承受六朝余习,色彩口丽,笔调柔婉,故有此并称,新唐书温庭筠传谓温庭筠“工为辞章,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唐才子传》也说”庭筠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温李并称,是指他们诗风中“以口致相夸”《唐才子传》的共同方面。这种诗风在晚唐诗坛上有很大影响,还为宋以后婉约词派开了先河。
15、花间词派:1,西蜀词派,以韦庄为首,最推崇晚唐诗人温庭筠。2,花间词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的《花间集》,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收录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500首,花间词大多反映的是花间尊前的娱宾遣兴之作,在内容上转向闺阁情怀及内心世界,风格上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形式上缛彩轻艳,的花间词风。
16、元白诗派:中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另有两位代表诗人:张籍王建。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代表作品白居易的《观刈麦》,《村居苦寒》《秦中吟》,元稹的《织妇词》《田家词》元白诗派的创作,显示了中唐诗歌的大变,打破了当时诗坛停滞,窒息的状态,开创了一种新诗风,新诗体,大大推动了亲乐府运动的发展。其重写实,尚通俗成为中唐文化转型时期的文学世俗化的新思潮,诗歌的通俗化成为众人所趋的时代风尚。这一诗派的创作在当时与后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简答题 1、
陈子昂在诗歌理论方面的贡献: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里表达了他的诗歌主张,一、反对齐梁“彩丽竟繁,逶迤颓靡”的诗风;二、主张复古(建安,诗经,正始),提倡“风骨”“兴寄”;三、提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之美的结合,创造健康瑰丽的文学,这就指出了文学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