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本课题来源于工程实践, 设计为高层商业住宅楼, 用途为居住。 课题类型是工程设计类。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进入 21 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里工作、生活,甚至长期居住,造成城市人口集中, 住房用地面积受农业发展需要受限制, 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
使人们对住宅楼的需求越来越大, 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
高层,甚至是高层已然成为现代开发商与消费者选择的主流。 设计这栋住宅楼的目的是解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问题, 为老百姓创造更好的居住条件,同时也能加快城市建设的脚步。
意义:通过本工程的设计, 培养我们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 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 解决具体问题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对我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是一个极宝贵的经验。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 独立系
统的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有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 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
1) 获取施工组织设计、预算等具体的专业应用能力
2) 培养自己综合应用能力
3) 培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研究状况:在高层建筑中,结构除了承受竖向荷载,还要承受水平荷载。因此常 用的结构类型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 - 剪力墙结构。其中框架结构不利于结构抗震, 而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也有明显的缺点, 一是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不能满足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二是结构自重往往较大, 造成建材用量增加, 地震力增大, 使上部结构和基础设计困难。 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称为框架 - 剪力墙结构体系。框剪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 将框架与剪力墙结合起来共同工作, 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荷载由框架承受
20%--30%,剪力墙承受
70%--80%。剪力墙负担决大部分的水平荷载, 框架以负担竖向荷载为主, 分工合理,物尽其用,从而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以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框剪结构的变形是剪弯型。 众所周知, 框架结构的变形是剪切型, 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小, 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大。 剪力墙结构的变形为弯曲型, 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大,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小。对于框剪结构,由于两种结构协同工作变形协调,形 成了弯剪变形, 从而减小了结构的层间相对位移比和顶点位移比,
使结构的侧向
刚度得到了提高。 剪力墙克服了框架抗侧刚度低的缺点, 框架弥补了剪力墙结构布置不灵活的不足。
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区这一城市居民的主要居住场所也在发生不短的变化。 从七八十年代的筒子楼到现今的高层小区住宅。
人们对小区的要
求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高层住宅的优劣势, 可以看出高层住宅的发展优势明显, 与我国现阶段基本符合, 并与国家提倡节约资源、 实现集约化发展的政策相一致。通过发展高层住宅解决现有城市存在的问题, 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的必
然趋势, 在建设实践中, 发展高层住宅也越来越多地被各地认同, 建设发展势头
迅猛。随着高层住宅的普及, 城市管理者和居民对高层住宅的建设要求日益提高, 建筑设计者和开发商也在改变观念、 更新设计手法, 以配合城市的发展要求和住宅的市场需求, 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发展思路融入到高层住宅的设计之中, 层住宅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强高层住宅功能的弹性和复合性高层住宅的开发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区或者
重要的城市功能节点周边, 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市中心区的高层住宅有多元化、 复合化的功能需求。因此,高层住宅的设计中应考虑居住、商业、办公等功能的适度复合使用,并预留日后功能置换的可能性。 2. 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高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本。 高层住宅中普遍缺乏交往的条件和必要的空间, 造成邻里
关系疏远。目前新开发的高层住宅, 都努力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增加高层公共活动空间,提供人性化的社区环境
,, 目前流行在高层住宅建筑内部通过挖洞,设 置
半公共空间的手法,将绿色引入建筑内部,营造空中庭院。 3. 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高层住宅是现代技术的产物, 电梯和现代建筑材料等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因。 目前高层住宅仍然是住宅建造中新技术、 新材料运用最多的领域。 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 可极大地提高高层住宅的得房率; 运用中空玻璃、 断桥塑钢窗等新型建筑材料及空中花园、智能家居系统等先进技术,可在生态、隔音防噪、家居管 理等方面为高层居民塑造良好的生活空间。 随着国家对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的生态技术也广泛应用于高层住宅, 如太阳能技术、 废物回收处理等技术在许多绿色高层住宅区得到推广。 在建筑建造的过程中也多采用绿色环保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