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缘起论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摘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最初结合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的,早在公元5—6世纪佛陀提出缘起论、创立佛教时,唯物辩证法思想就已初见萌芽。佛对“缘起”的释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认为人间一切行为,一切事物皆因缘而起,无论是它们的产生,还是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地,既不存在永恒的物质世界,也不存在永恒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缘起论中所蕴涵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关键词:缘起 唯物辩证法 佛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佛学是一门关于佛教的学说,所以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佛学的关系,首先就得研究佛教基本教义—缘起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作为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超越古典哲学旧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彻底实现了哲学史上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唯物辩证法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名词。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最初结合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的,早在佛陀于公元5~6世纪,提出缘起论创立佛教时,唯物辩证法思想就已初见萌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它是对缘起论中所蕴涵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法”指现象(是各种因缘和合所生的果);“因”指生起事物的亲因(内部根据);“缘”指生起事物的助缘(外部条
件);“起”指现起、显现和发现。简单说,世间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的生灭变化,都是因“缘”而生,即由与之相关的诸因素相互间的联系、依存、制约,相互间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而发生的。这是佛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根本理论基础,佛学上称之为“缘起”说。佛对“缘起”的释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用“缘起”论来考察人生的苦难,就具体演绎出五蕴说、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教义。
1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佛教从原始佛教开始,在世界和生命的产生上,就既不承认“神创论”这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也不接受人有永恒不变的灵魂这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将世界和生命的产生方式表述为“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它认为宇宙中世界和生命(彼)都不是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的聚合体,是由五种因素(此)构成的,是五蕴和合的产物。
佛所说的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蕴。色是五蕴中构成世界和生命的物质载体,由地、火、水、风构成。受、想、行是指某一生命体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认识领域,受指外界作用于眼、耳、鼻、舌、身等而产生的痛痒、苦乐、忧喜等感觉;想指理性活动、概念,相当于知觉、表象、概念等;行指除“受”、“想”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动,相当于
意志。识是作为受、想、行总的概括,是生命体的主观世界,相当于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的人的总的意识。在佛对五蕴所作的论说中,我们可看出在这五个构成要素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世界是由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构成的,精神领域内意识的产生依赖于生命体对外在客观世界的反映,并遵循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由低级到高级的辨证发展过程。从认识角度而言,佛教认为,心因物而有,物因心而显,心中容物,物处心中,心外无物,物外无心,心物是不二的,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在此意义上,人的生命活动也可被视为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结合,是心物共存一体的活动。
另外,五蕴本身作为构成要素不论在时间、空间还是形态上,都是变化无常、刹那依缘而生灭着的。因此由这五蕴构成的有情也都是变化无常且不固定地,即“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2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按佛教“缘起”理论,任何事物的变迁及生灭代谢必定都和周围的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产生息息相关的因果关系,这就是因缘而起,因缘所生。既然如此,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便是必然的。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论是客观的自然现象,还是主观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微若芥尘,还是广若宏宇;无论是简单的微生物,还是复杂的人类社会,都在时时刻刻地运动、生灭和变化着。所以世界会有“成、住、坏、空”,生物会
有“生、老、病、死”,思想会有“生、住、异、灭”。这一系列的发生、发展(住和异就是发展,住是互相适应的发展,异是互相矛盾的发展)、消灭的过程,只要人们仔细观察,都不难觉察。由此佛教得出结论“诸行无常”,即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在无止境地运动流转,不可能恒常不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过去、现在、未来不停变异的过程,这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展的观点:世界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静止不动的事物是不可能存在地。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不仅是永恒发展,而且是普遍联系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就是佛分别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对人生问题中所存在的因果联系作出的解释。
四圣谛主要是指苦、集、灭、道,它认为世俗世界的一切及人生本性必定是苦,而痛苦之因乃由贪、嗔、痴而来,面对这些由贪、嗔、痴带来的痛苦,个体必定要修习戒、定、慧才能达到一超离痛苦的和平安乐之境地,即涅磐。人的一生就是由这种种因果联系编织成的生命网。联系处处有、时时有,用佛的话说,它不仅存在于今生,也贯穿于前生、今生、来生这三世,有两重因果,自前生、今生,而到后世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称为“三世二重因果”,这即是佛教中的“十二因缘”说。十二因缘是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借十二因缘佛主要试图说明宇宙的根源,从而论证人生由来和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联系。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没获得解脱前,都依次因果律。十二因缘既是佛对生命现象的总结,也是佛对生命
痛苦原因的解释。
总之,“缘起”论认为人间一切行为,一切事物皆因缘而起,无论是它们的产生,还是它们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地,既不存在一永恒的物质世界,也不存在一永恒的精神世界,从这层意义上说,佛教实际上是一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信奉无神论的宗教与哲学统一体。
参考文献 [1]
陈兵,徐湘灵.佛教与密宗入门[M].四川人民出版
社,1998(6).
[2] [3] [4]
弘学.佛学概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2).
施忠连.世界人生哲学金库[M].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12). 张文勋.人类智慧之光—— 走进中国佛学[J].云南民族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