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各民族团结发展的大家庭
文 / 刀景龙
【期刊名称】今日民族 【年(卷),期】2015(000)012 【总页数】5
景谷总人口31.0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7%,居住着汉、傣、彝、拉祜、布朗等26个民族,其中汉族、傣族、彝族、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回族7个民族为世居民族。1985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景谷认真践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30年来,景谷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1.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全县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2.22亿元,增长 72倍;三次产业结构从1985年末的 79.72 :11.43 :8.85调整到2015年的35.7 :43.7 :20.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417元增加到2015年的26976 元,增长65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由1985年的0.11亿元增加到2015
年的 44.85亿元,增长408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353元增加到2015年的22090元,增长63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277 元增加到2015年的7491元,增长2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85年的0.4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7.05亿元,增长40倍。 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4362.5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996.85公里;10个乡(镇)的公路全部实现通畅;全县行政村客车通达率为82.5%。城镇防洪设施基本建成,粮食灌溉得到有效保障,群众用水状况不断改善,一个集灌溉、供水、发电、防洪等功能于一体的水利体系已基本形成。信息网络服务不断完善,居民网络服务体验质量不断提升,3G网络覆盖不断扩大和优化,4G网络建设不断加快,电子政务得到长足发展。
3.特色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一是绿色工业快速发展。推动绿色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推动绿色工业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规划面积达66.68平方公里,促进了工业集群集聚发展。建成云景林纸9万吨技改、云景林纸年产3万吨生活用纸项目、景谷皓元种植有限公司黄精种植加工生产项目,启动建设中普生物质发电项目、景谷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产3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截至2014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44.25亿元。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34.34亿元,从业人员34822人。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3.07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12.77亿元。二是高原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2.7万亩,产量18万吨,全县人均有粮579公斤,粮食安全得到更加有效保障。畜牧业不断壮大,良种繁育、规模养殖不断扩大,生猪存栏32.02万头,出栏24.43万头;全县年肉产量2.1万吨,禽蛋产量0.16万吨,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作产业长足发展,蔬菜、
茶叶、甘蔗、咖啡、橡胶、烤烟、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完善。生物药业蓄势待发,充分开发利用景谷林下资源,对重楼、石斛、黄精等生物药材进行仿野生种植试验示范推广。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有农业专业合作社480户,注册资金104551万元,从业人员953人;茶叶、咖啡、橡胶、甘蔗、蔬菜、水产等全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截至201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7.3亿元。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加快,文化旅游、商贸流通、餐饮娱乐、金融保险等产业持续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6.42亿元。 4.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不断完善城镇规划、城镇空间布局,加快特色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常住人口从1985年的2.63万人增加到12.19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8.9平方公里,比1985年末的1.5 平方公里增加7.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1.2%,。
5.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协调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济发展及环境提升成效较为显著。一是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全县天然林管护面积达到159.24万亩,中低产林地累计改造14万亩,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72% ,建立自然保护区1个,即云南威远江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7704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生态环境建设迈出新步伐。二是节能减排水平全面提升,大力推进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矿山环境污染整治、重点江河湖库生态环境保护、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单位GDP能耗下降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