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民俗文化论文
《北京胡同文化调查报告》
学院班级:
姓名 :
学号 :
北京胡同文化调查报告
访谈时间:2013年10月30日星期三。
访谈地点:电话采访方式进行(由于受地域和时间限制)青岛 北京。
访谈人:xxx(下面访谈时以第一人称我代替) 22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被访谈人:xxx下面访谈以王老代替) 58岁 北京 北京朝阳区 大专。
我:王老您对北京这座城市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王老:我是在1955年出生的,是新中国刚成立的第六年,经过之前五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已经着手进行全国范围的经济恢复与建设,金融物价已趋稳定,财经状况好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大的老百姓能有一个安稳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可能是因为北京作为首都的原因吧,我记得我的童年虽然不能说是富足,但是基本上上是没有挨过饿的,要说北京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我所居住过的地方,当然也是童年记忆深埋的地方:北京的胡同。 我:那您能具体谈一谈北京的胡同吗?
王老:直到现在只要闻到一股淡淡的电烤箱烤肉的味道还有身边闷热的天气再加上拥挤的人群,还有一股让人又爱又恨的京腔就以为自己身在北京。那时候的北京没有眼花缭乱的高架桥,轰鸣的车流和
灯火辉煌直上云霄的高楼大厦,人们出门都还骑自行车,地铁也没有现在这样四通八达,只要不下雨天就是蓝色的不过冬树就是绿的。 早晨如果愿意起的早点出门总是能听到“嗡嗡”的鸽群飞过的声音。这时候行人总是抬头看看这个鸽群大不大,飞的整齐否。 那时候的北京大片大片的老房子, 小胡同还依旧还在。
那时候的北京人似乎还是“群居动物”。 那时候的北京····
可能是到了我这个年纪容易怀旧,一提起老北京和老北京的胡同,总会让我不知不觉的陷入其中,也就是你们年轻人所说的容易煽情,哈哈,不过童年的记忆是永远忘不了的,也是不应该忘的。如果让我用几个词来形容北京的胡同的话,我想应该是:热闹,质朴,有人情味。
我:王老您刚才比较感性的给我描绘了一下您眼中的北京胡同,让我这个没在北京生活过的人都切身感受到了您对北京胡同的眷恋和热爱,这就不禁让我想了解北京胡同的哪些特点让它有如此魔力呢?
王老:北京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九米。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在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国华商场的身后,有一条名为三庙街的胡同。也许人们并不知道,它就是北京城最古老的一条胡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