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工程论文:浅谈“班班通”工程对农村教师专业
成长的影响
摘要:“班班通”工程的实施对农村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培训学习、检验教师学习成果和加强教师自我反思等方面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班班通”工程以其特有的优势服务于广大农村教师,为国家基础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班班通”工程;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作为一种职业技能,它的成长是由多个方面决定的。教师所处的环境作为一种外因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广大农村地区,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了当地教育环境落后的制约。“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为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途径,为广大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专业成长包括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从学习、实践、反思三个大的方面去培养。本文就“班班通”工程对农村教师专业成长起到的影响做一些简要的探讨。
一、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几乎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终身在学习。”“班班通”有助于教师向“书本”学习。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凭借传统的书本去学习,已经赶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常常会出现想读书却读不到书、读到书但读不到好书的尴尬局面。以湖北恩施地区建始县为例,不少学校处于远离城镇的深山中,交通非常不便利,想买到好的书籍非常困难。“班班通”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教师可以通过“班班通”查阅最新的教育成果,了解最前沿的教育动态和教育理念。
“班班通”有助于教师向“培训”学。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但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济上不够宽裕,很难经常性地参加脱产学习与培训。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班班通”能够将教师培训远程化、网络化,“班班通”工程解决了工学的矛盾,“班班通”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自
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内容,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
二、有助于检验教师的学习成果,督促教师的专业成长 理论学习得再好,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作为教师,上公开课是实践的好途径。公开课的类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竞赛课或评优课。但是这两种形式的公开课都有一定的弊端,即听课教师必须到现场。以湖北恩施地区为例,许多小学是“点校”,即非完小,教师和学生的数量都非常少。若是听课教师到现场听课,难免会出现无学生上课的局面。“班班通”的视频实录功能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样的问题。上公开课的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班班通”的视频实录,将上公开课的情况录制下来。然后将公开课视频交给听课教师去看,同样能够达到上公开课的听评课效果。作为学校的管理阶层,同样可以利用“班班通”来进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教师的教学视频,从中找出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督促教师完善和改进。
三、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教师在有关教学研究活动中,可以对课堂教学过程拍摄现场录像,并据此进行教学
评价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活动,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是否全面,学生的反应如何。是否对学生的一些闪光点进行了及时评价并生成了新的教学,乃至于自己的教学语言、教态如何。而这些内容仅仅通过教师自身的回忆及基于回忆基础上的反思是比较困难的。一位教师在观察了自己的教学录像后,惊讶地说:“这是我上的课吗?竟然问了60多个问题,不可能!”在个人反思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集体反思,将不同种类的教学问题集中反映出来,方便教师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完善和改进。
“班班通”工程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技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处于基层的广大农村教师。“班班通”以“通”为落脚点,满足了农村教师提高自我能力的愿望,为国家提升基层教师专业成长和实现教育资源均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忠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12)
[2]张汉明,协作互动——资源整合的教育力量[j],中小学电教,2001,(15)
[3]刘达冬,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教育技术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