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品红溶液褪色 C.溴水橙色褪去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解析:选A。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8.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解析:选B。SO2的水溶液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漂白石蕊试液;SO2能漂白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SO2的饱和溶液加入Ba(NO3)2溶液中,SO2被NO3氧化为SO4,SO4与Ba形成BaSO4白色沉淀;d试管中:SO2+2NaOH===Na2SO3+H2O,Na2SO3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白色沉淀。
9.A、B是两种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A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变为无色;将B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也变为无色。将A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
2-
2+
-
2-
液变为红色;将B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将A气体和B气体按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A与NaOH(a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与NaOH(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通入A气体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加热通入B气体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有Cl2、SO2、O3等。A气体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但能使之变红,所以A为SO2;B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所以B为Cl2;如果将Cl2与SO2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则发生下列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生成的盐酸和硫酸都没有漂白作用,但它们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1)SO2 Cl2 (2)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过量)===NaHSO3 (3)2OH+Cl2===Cl+ClO+H2O (4)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无明显变化
10.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
-
-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Cl2、SO2气体,现采用Na2SO3与70%的硫酸为原料制取SO2,采用MnO2和浓盐酸(12 mol·L)为原料制取Cl2。在此实验中,仪器F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装置B应选择以下三种装置中的________(填序号)。
-1
(2)装置D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通入装置D中的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O2过量,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①氯化铁溶液 ②氯化亚铁溶液 ③硫氰化钾溶液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若Cl2过量,取适量装置D中的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的试管内,再加入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SO2过量,取适量装置D中的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的试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实验装置可知,气体发生装置B产生的气体用饱和食盐水进行除杂净化,则装置B为制取Cl2的装置,装置A为制取SO2的装置,因SO2易溶于水,故仪器F的作用为防倒吸。制取Cl2所用试剂为MnO2和浓盐酸,属于固、液混合加热制取气体,故应选装置①为发生装置。(2)将Cl2和SO2同时通入水中时,Cl2将SO2氧化生成H2SO4,自身被还原为HCl。(3)若Cl2过量,则在装置D的溶液中除含H2SO4、HCl外,还含有剩余的Cl2及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将Fe氧化为Fe,故可选择②③进行检验;若SO2过量,则在装置D的溶液中含有SO2、H2SO3,SO2具有还原性,故可选用④进行检验。
答案:(1)防倒吸 ① (2)Cl2+SO2+2H2O===4H+SO4+2Cl (3)② ③ 溶液变红 ④ 溶液紫红色褪为无色
+
2-
-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