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行业模式、特征及产业链
(九)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汽车市场具有众多的生产厂商和品牌,造成汽车种类繁多、规格不一,不 同型号的汽车所需的座椅是不同的,不同的座椅所需的零部件在规格、性能尺 寸等也是不同的,这是汽车制造业的一种主要特点。汽车座椅厂商要根据不同 的车型设计不同的零部件,每个部件的模具和生产工艺也有所不同,这就造成 一种座椅零部件一般对应一种车型或一个品牌,不会适用于其他品牌。因此, 从自我保护及节约成本方面考虑,汽车座椅零部件企业一般执行“以销定产” 供应模式,即座椅零部件制造企业要在接到订单以后才开始安排生产。“定制 生产”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大批量生产,因为单个产品前期的投入(模具设计和制 造、生产工艺的设计以及生产设备的调整和人员的安排等)巨大,只有具备足够 大的数量才能平摊前期的固定成本投入,继而盈利。而大批量生产对座椅企业 的生产规模提出了要求,企业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全部订单,则下游整车厂商的 生产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产能是衡量行业内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 当公司产能利用率达到75%以上时,客户就会要求公司扩充产能,以保证及时 供货能力。
在研发方面,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新车型开发方面介入的较早,通常在 新车型立项之前的调研阶段,主机厂就向零部件企业咨询目标车型主要配件的 参数情况。随着我国汽车产业链逐渐完善,座椅总成厂商零部件配套厂同步开 发已成为行业主流趋势。一方面,同步开发能够有效降低主机厂或总成商的研
发投入,把部分风险转嫁给零部件生产商;另一方面,零部件供应商在同步开 发的过程中也可以吸收和学习总成厂的研发经验和技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 技术水平。同时,具备强大的研发与配合座椅总厂的同步研发能力也是汽车零 部件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十)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 1、行业的周期性
汽车制造是零部件的下游行业,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本行业产品的需 求。汽车制造行业与宏观经济发展周期密切相关,当宏观经济处于景气周期, 汽车需求不断增长,则直接带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快速扩张;当宏观经济出现 回落时,居民汽车消费需求将受到抑制,传导至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产品需求 也相应地减少。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2、行业的季节性
汽车零部件供应至整车厂组装成汽车后直接投放市场,因此汽车零部件产 品需求与汽车产销情况基本保持一致。目前,正值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快速发展 阶段,同时汽车又属于消费品中的耐用品,而非日常消费品,使用寿命较长, 汽车销量一般下半年较旺,存在季节性差异,因此与汽车整车行业息息相关的 零部件制造行业也存在季节性特征,下半年订单相对较多。
3、行业的区域性
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区位的选择通常以客户分布为依据,随着我国汽车工 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在东北(吉林、辽宁)、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 长三角(上海、浙江、江苏)、珠三角(广东、广西)、西南(重庆、四川)、 中部(安徽、湖北、湖南)六大地区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因此我国汽车零部件企 业也纷纷在上述地区设立生产工厂,满足当地客户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需求, 有利于维持企业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同时能够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每个大型汽
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都有核心的汽车企业,在整车行业的拉动下,众多零部件企 业围绕整车制造企业形成多级配套市场且空间不断发展壮大,并形成专业化生 产和分工的协作能力,进一步促进了区域汽车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服务业 的聚集。
中国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聚集区产值占整个零部件制造产业的80%以上; 中国零部件生产企业数量超过30,000 家,长三角地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约占中国的48%;从零部件产量所占份额来看,长三角地区约占27.80%左 右。中国六大汽车产业地区份额占比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得出,六大产业集中区合计占中国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营业务收 入的80.48%,因此,汽车零部件产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十一)行业产业链
本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普通钢、高强钢等钢材以及塑料粒子等。行业服务 的下游客户主要为汽车制造行业,根据用途进一步划分为商用车和乘用车两个 应用领域。本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上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本行业产品的部分原材料(组件)的供应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对本行 业议价能力较弱,同时上游产业的国内企业不断实现技术改进和自主创新,产 品质量逐渐提高,本行业原材料及相关配件价格的可控性较强、供应稳定。上 游产品供应中,对公司采购成本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原材料钢材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