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 编号:Q/SIERT/JB-04-2008 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版本/修订次:A/0 第 11 页 共 18 页 设备、工装、检具设计、制作和检验的指导规范 示出所选取的设计基准(在角上画一φ2的小圆,并标注“基准标识”字样),并在装配图上标注出相应的装配位置关系。
3.8.5. 矩形塞规的四角应设计成倒45°角的样式,不采用圆角方式。
3.8.6. 检具上的独立检测规应在尾部设计有链条安装孔(如φ3),检具底板的相应位置也须设计有链条安装孔(如M4)。 3.8.7. 零部件的表面处理应在零部件图样的技术要求中提出:
(1) 检具/工装表面一般采用表面发黑处理;
(2) 启动开关安装架采用喷漆(协富光洋公司的草绿色); (3) 较大的结构件表面采用喷漆(协富光洋公司的草绿色)。
3.8.8. 装配定位的元件,应采用定位销定位方式,定位销的数目不得少于2个,且应分布在紧固螺钉的对称方向上。
定位销的首选规格:直径6、公差m6的圆柱销,地位局限时可使用直径5、公差m6的圆柱销。 3.8.9. 底板等安装基础的销孔孔距在图样中只给出名义尺寸,另一边的销孔应标注为配作。 3.8.10. 快速换模板尺寸:195-0.1×300-0.1×14-0.1
0003.8.11. 工装/检具各元件间的联接一般采用M8的圆柱头内六角螺钉,也可选用其他类型规格的紧固件。
3.8.12. 工装/检具上应用的夹钳,首选嘉手牌,压头与工件接触处需采用较软的材料(如铜或尼龙)。 3.8.13. 工装的运动配合部位应设计成可减少摩擦的机构(如采用铜套等)。 3.8.14. 设备如设置有油压表,油压表应朝向便于操作者观测的正面。 3.8.15. 设备两侧不允许开门、不要设置需要进行操作调整的装置。 4. 制作
4.1. 设备、工装、检具上所用的推栓,要指定专人制作以保证一致性。 4.2. 除非特别要求,所有零件的棱边均须倒角,锐角须倒钝。
4.3. 检具中设计有链条安装孔的检测规,须用链条将检测规与底板联接。
4.4. 零件图上标注有“基准标识”字样的零件,其加工尺寸的基准要与设计基准相同,并在零件表面的相应位置打一样冲眼作为标志,装配时必须遵照设计确定的位置关系。
4.5. 工装/检具的装配应以工件实物为依据校正综合精度要求;缺乏实物工件的,应借助辅助检具或其他方法校正各单项精度要求。装配调整可采取包括修配的方式进行。
4.6. 采用定位销定位的元件,其一边的销孔可在零件制作时加工,另一边的销孔须于装配调整达到图样要求的尺寸公差和位置精度后配作。
标准、规范 编号:Q/SIERT/JB-04-2008 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版本/修订次:A/0 第 12 页 共 18 页 设备、工装、检具设计、制作和检验的指导规范 所有销孔均为铰制孔(H7)。
4.7. 工装上的气动配管一般采用φ8(外径)软管,进气为蓝色、出气为红色。
用于熔接或焊接工装的气动配管须采用双层阻燃软管。
4.8. 在搬运、装配过程中应轻拿轻放,装配时不得使用重锤击打零件。 4.9. 零部件在生产装配过程中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4.10. 已完成表面处理的零部件,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保护,防止表面的碰伤和刮擦,受损外观应在出厂前修复。
4.11. 出货前,气动二联件(或三联件)的油雾器中须加注润滑油至标定位置。 4.12. 电气布线的线槽应尽量宽松。
4.13. 电气布线须在端子处配置线号管,并在传感器和电磁阀等处注明PLC上相应的输入输出号或名称。
4.14. 控制柜中元件具有DIN轨安装方式的,须采用DIN轨安装。 4.15. 不允许使用粘座固定电气布线或气管。 4.16. 电气线路不允许与油管捆扎在一起。 5. 外协加工要求
5.1. 零部件外协加工时,须特别要求加工方按图要求对工件进行倒角。
5.2. 外协加工项目应附带相关加工的检验报告作为验收参考,外协加工件回厂后,应按其图样对外协加工项目进行复核检验。 6. 检验
6.1. 检验依据:检验测量依据零部件图样进行。 6.2. 检测法:检验测量可以采用:
(1) 直接量法:被测的量直接由量具(量仪)上读得其测量结果;
(2) 间接量法:测量与被测的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量,然后通过函数关系求出被测的量。 6.3. 线性尺寸检测
6.3.1. 一般长度测量中常用的测量器具有:游标量具(卡尺、深度尺、高度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杠杆百分表。
6.3.2. 测量器具的选择原则: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测量器具不确定度允许值。
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见附录三、四; 测量器具不确定度允许值见附录五。
标准、规范 编号:Q/SIERT/JB-04-2008 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版本/修订次:A/0 第 13 页 共 18 页 设备、工装、检具设计、制作和检验的指导规范 6.3.3. 精密测量应用多次测量来求被测值。 6.4.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
6.4.1. 工件的形状误差依靠加工过程的精度来控制,加强制程中的检查是保证加工精度的重要手段。
6.4.2. 常用的形位公差检测如下所列,更多的检测原理和方式参阅GB/T1958-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1) 直线度误差检测:精度低于0.02mm,使用平尺或刀口尺(对外圆表面)、塞尺测量; (2) 平面度检测:一般机加工面使用刀口尺(或直尺)、塞尺测量; (3) 平行度误差检测:
a. 孔轴线对平面使用平板、心轴、百分表和滑动表座配合进行;
b. 孔轴线对孔轴线,两孔中心距不大时,使用心轴和外径千分尺配合进行。两孔中心距较大时,使用平板、V形铁、心轴、百分表及滑动表座配合测量;
c. 面对面,使用平板、带指示器的测量架; (4) 垂直度误差检测:
a. 面对面(小型)使用平板、直角座、带指示器的测量架; b. 面对面(大型)使用水平仪、固定和可调支承; c. 面对线使用心轴、支承、带指示器的测量架;
d. 孔轴线之间使用平板、百分表、可调支承、角尺、心轴配合进行; (5) 同轴度误差检测:
a. 孔对孔使用平板、心轴、固定和可调支承、带指示器的测量架; b. 轴对轴使用平板、刃口状V形架、带指示器的测量架。
(6) 孔系测量(孔的位置精度较高、中心距较大时):使用平板、块规、块规架、高度尺、杠杆百分表、内径百分表配合,测量计算确定。 6.5.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6.5.1. 表面粗糙度采用比较法评定:把零件上被检的表面与粗糙度比较样块靠在一起,通过视觉、触感进行比较后,对被测表面的粗糙度作出评价。
6.5.2.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应分别按车、铣、磨等加工方法配备。
6.5.3. 由于零件材料不同或表面形式(内孔、外圆、平面)不同,粗糙度在视觉或触觉上的反映也会不同,特别在视觉反映上的差异有时较大,因此在评定时应谨慎。 6.6. 常用金属材料表面硬度测定
标准、规范 编号:Q/SIERT/JB-04-2008 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版本/修订次:A/0 第 14 页 共 18 页 设备、工装、检具设计、制作和检验的指导规范 6.6.1. 布氏硬度(HB) 使用布氏硬度计测量。一般碳钢或低合金钢在退火或正火状态下采用布氏法测定其硬度,如45钢调质处理后的硬度测量。
6.6.2. 洛氏硬度(常用HRC) 当钢材表面较硬时(HB>450),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如45钢整体淬火、表面淬火、碳素工具钢及合金工具钢等淬火后的硬度测量。 6.6.3. 可采用便携式电子硬度计,一机即可测定多种硬度。
标准、规范 编号:Q/SIERT/JB-04-2008 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版本/修订次:A/0 第 15 页 共 18 页 设备、工装、检具设计、制作和检验的指导规范 附录一
检测规制造公差带的确定
检测止通规的T值和Z值 工件基本6级 尺寸 (D/mm) IT6 T Z 至3 >3至6 >6至10 6 8 9 1 1 工件精度等级 7级 IT7 T Z 8级 IT8 T Z 2 9级 IT9 25 T 2 Z 3 4 5 6 7 8 9 10级 IT10 48 70 84 100 120 T Z 4 5 6 8 9 11 13 10 1.2 1.6 14 1.6 2 18 2 40 2.4 3 4 5 6 7 58 3.6 1.2 1.4 12 1.4 2 18 2 3 2.6 30 2.4 4 5 6 7 43 3.4 52 62 74 4 5 6 1.4 1.6 15 1.8 2.4 22 2.4 3.2 36 2.8 2.8 27 2.8 4 39 4 2. 2.4 21 2.4 3.4 33 3.4 >10至18 11 1.6 >18至30 13 >30至50 16 2.4 2.8 25 >50至80 19 2.8 3.4 30 3.6 4.6 46 4.6 例:计算配合代号为φ12H7用的孔、轴工作量规的工作尺寸
f61. 查公差表得孔和轴的上、下偏差为
φ12H7(孔) φ12f6(轴)
ES=+0.018mm es=-0.016mm
EI=0mm ei=-0.02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