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3.6 地球表面的板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

[对应学生用书A本P36—P37]

重点提示

1.“大陆漂移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证据。 2.“海底扩张说”认为,在大洋中部的洋中脊处有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3.地球上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海沟、海岭、巨大的山脉是板块间的分界线。 4.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A组

1 由魏格纳创立的全球构造理论是(A) A. 大陆漂移说 B. 板块构造说 C. 海底扩张说 D. 上帝创造说

2 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和生物的相似性证明了(A) A. 大陆漂移说 B. 海底扩张说 C. 地质力学学说 D. 板块构造学说

3 如图所示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C)

,(第3题))

A. 大陆漂移说 B. 地球是一个球体

第 1 页

C. 海底扩张说

D. 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4 下列表述中,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D)

A. 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 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C. 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

D. 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5 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的是(C) A. 印度洋板块 B. 大西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 D. 北冰洋板块

6 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两大板块是(C) A.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7 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D) A. 地形复杂多样 B. 属于火山岛

C. 位于两大板块张裂处 D. 位于两大板块碰撞处

8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被分裂成六大板块,分别是__亚欧板块__、__太平洋板块__、__美洲板块__、__非洲板块__、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它们是被__海岭__、__海沟__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这些板块“漂浮”在__软流层__上。

9 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板块的__碰撞__和__张裂__。板块张裂处会形成__裂谷__和__海洋__,板块碰撞处会形成巨大的__山脉__。

10 世界上著名的两个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区和__地中海——喜马拉雅山__一带。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两个地带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__,所以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往往处在板块的__边缘__(填“边缘”或“内部”,下同),如巴西较少发生地震,主要是因为其地处板块的__内部__。 11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第 2 页

,(第11题))

(1)地球上共有__六__大板块。图甲实验中,用实验中的书本(纸张)表示地球上的板块,反映了板块的__碰撞__(填“碰撞”或“张裂”)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__隆起形成山脉__(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现象。

(2)图乙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张裂__(填“碰撞”或“张裂”)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__形成新的海洋__(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现象。 B组

12 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B)

A. 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 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 火山和地震

D. 全球气候的变化

13 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D) A. 板块内部 B. 大陆内部

C. 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地带 D.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14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下列关于日本多地震原因的图示表述,正确的是(D)

第 3 页

A.B.

C.

15 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 ①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③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D.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

第 4 页

,(第16题))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B)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运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D) A. 渭河谷地的形成 B. 日本地震的发生 C. 青藏高原的隆起 D.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它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它宽约50~80千米,底部是宽条带状的低地,夹嵌在两侧高原之间,仿佛是一条干涸了的巨大河谷在群山中延伸。裂谷底部比两侧高原表面平均要低500~800米,纵深地带相隔3000米左右。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许多活火山和死火山。其中的死火山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海拔5895米)。裂谷底部有许多湖泊,使东非的湖光山色更具风采。 (1)请你说说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

【解】 东非大裂谷是一个断层陷落带,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于巨大的张裂作用形成的。 (2)据推算,近一千万年来,东非大裂谷不断向两侧扩张,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2~4厘米。请你根据板块构造学说,预测一下一亿年以后东非大裂谷的变化趋势。

【解】 若东非大裂谷不断向两侧扩张,则一亿年以后,这里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大洋。 C组

第 5 页

18 现在南极洲的地层中有很多煤,煤是由于在温暖气候下大片森林埋入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而形成的。那么,冰天雪地的南极洲过去怎么会有森林呢?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解】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的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之间不断地碰撞和张裂,使地球表面的地形一直处于变化运动之中,因此南极洲以前可能处于温暖、潮湿的热带,并生长有大片森林。

第 6 页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3.6 地球表面的板块

3.6地球表面的板块[对应学生用书A本P36—P37]重点提示1.“大陆漂移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证据。2.“海底扩张说”认为,在大洋中部的洋中脊处有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3.地球上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海沟、海岭、巨大的山脉是板块间的分界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i0dv7d3d68wrp7230mk0mq5e7eb5x0181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