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
《地球的卫星──月球》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第一课,本课是一节运用已有资料理解科学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面对这样的非动手实验的科学课,教材上提供的信息(文字资料)是很有限的,教师该怎么备课?我想一要通读教材──补充教材的“空白点”。比如本课教材上仅仅介绍了各个时期人类探索月球的观测工具及一些基本数据,而各个时期人类的发现,还有“人类留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的背景资料等都是教材的“空白点”。教师只有在课前从网络、书籍上广泛阅读有关月球的资料,才能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整理资料、认识月球,甚至在信息产生冲突时及时判断信息的正误并进行引导。 二要解读学生──找准教学的“起始点”。月球在学生来看并不十分神秘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要走向哪里?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活动中建构起“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在不断改进,对月球的认识不断深入、丰富,同时还有很多的疑惑期待我们进一步探索”的观念。因此,本课的重点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月球知识,而是让学生体验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这也是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月球》一课的根本区别。学生的知识储备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的教学起点。 【学情分析】
我们周围天文爱好者好像不多,教材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乐趣,更希望学生能成为天文爱好者。之前,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尤其是一些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天文地理的学生,但他们的认识仅限于只言片语,不成章法。通过本课的教学,通过汇报与交流活动,希望将这些零散的认识汇集成对月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课前的资料搜集准备工作很重要。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任何一方面的图文资料以便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而我则收集了更多的图片、视频资料,专题资料网站,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补充介绍,以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小学生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上网;六年级学生也已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部分学生会网上搜索查阅资料;学生对月球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有相当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本课具有网络教学的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课件(1)出现一个圆圈,问:这是什么?再引出月球。
2、课件(2)交流有关月球的已有经验:关于月球,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3、引导语: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出示课题课件(2):地球的卫星——月球。
4、说说地球有几个卫星(能区别人造地球卫星)。
5、引导语: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不断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
二、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交流有关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资料。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2、讨论:说说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可以分为哪些阶段?
3、阅读教材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有什么变化和发展?
4、讨论:你们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知道了什么? 5、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观察月球的工具吗? 三、交流有关月球的其他信息。
1、交流(简要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交流活动不宜过长)。
2、教师根据学生们的交流内容进行简单的分类。
3、小组内将课前搜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 4、观察信息的差异,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对信息差异的看法。 四、制作“月球卡”。
1、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思考自己的“月球卡”如何去设计?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构思。
3、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五、延伸活动。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请大家继续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 【教学评价】
一是找准教学的“起点”。儿童很早就对自然现象有自己的想法,教师了解儿童对科学的初始想法非常重要。这是儿童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教师指导和引导儿童探究的前提和基础,正是考虑儿童的初始想法,教师才能更好地为每一个教学阶段设计指导活动和提出关键问题,从而对学生那些有误解的初始想法提出质疑和挑战。鼓励他们用适宜的方式表达出来、记录下来,并在探究活动结束时,引导他们将新的认识与初始想法相比较,才能促进儿童认识的主动建构和概念的发展。因此本课的合作探究式科学教学,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补充教材的“空白点”,让学生通过交流现有的认识和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修正一些已有的想法和前概念。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是历经了几千年的,是一个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体现着科学不断进步,人类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伟大精神,而且通过学习向学生指出,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还没有终止,因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的没有止境的。
二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网络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教育将不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说,网络革命对人类进步的影响,至少相当于,甚至超过书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这是因为,书本学习往往是一种被动的方式,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互联网络的知识学习过程却是一种主动的信息追求,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知识探讨、辩论及总结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