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庄子》,庄子,名 周 , 战 国时期哲学家, 道 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北冥有鱼》选自《庄子》中的《逍遥游》。 二、解词
北冥:北海 怒而飞:用力鼓动翅膀 垂天之云:悬挂大天空的云 .海运:海水运动 志怪:记载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去以六月息:离开 息:风 .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是鸟也:这 ..三、翻译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5、去以六月息者也。
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四、内容理解
1、内容主题:借鲲鹏的故事说明了万物的存在都是有所凭借的,都没有绝对的自由。还说明了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是有局限的。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2、“其翼若垂天之云”运用比喻手法,写出鲲鹏形体的硕大;“水击三千里”、“扶摇九万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鹏飞翔时雄伟的景象,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很小的东西也需要依靠外物为例子,形象说明任何事物都要有所凭借的道理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说明了巨大的鹏也看不到天空的尽头,也说明了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 5、鹏的形象:形体硕大,志存高远,向往自由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庄子》中的《秋水》,庄子,名 周 , 战 国时期哲学家。 二、解词 安知鱼之乐:怎么 固不知子矣:固然 全矣:完全 循其本:追溯 ....三、翻译
1、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4、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5、庄子曰:“请循其本。”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四、内容理解
1、主旨写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的一场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2、关于输赢: 从故事结果来看,庄子赢了。结尾处,庄子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从逻辑上看,惠子赢了。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从逻辑上看,惠子赢了。 3、庄子形象:推崇自然、,聪明善辩、追求“天人合一” 惠子形象: 讲究逻辑、聪明好辩、喜欢寻根究底 4、写作特色:(1)采用人物对话形式,(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