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教学方法:讲清练习方法;原地按教师的手势练习起动跑3~5步。较慢速度的跑中变向。逐渐加快跑速和变化手势的时间。
(2)接受听觉信号改变方向:教师采用击掌、报数、哨声等听觉信号提示,学生在跑动中按不同听觉信号表示的方向,迅速改变原来的跑动方向。如?°1?±代表向前,?°2?±代表向后,?°3?±代表向左,?°4?±代表向后等。 教学要点:信号突然,清晰、易辨,变向迅速。
教学方法:设置信号,明确信号所指。较慢速度的跑中变向。逐渐加快跑速和信号间隔。
6.各种方式的急跑、急停限定步数的急跑、急停。如跑5?a7步一停,连续进行练习。用信号控制的急跑、急停。如单声哨代表跑,重声哨代表停。特殊要求的急跑、急停。如急停后要求做某些规定的动作。
?教学要点:起动迅速,停得牢、合理制动重心平衡。
7.在跳动中的练习
的连续练习;逐渐加大练习难度。
教学要点:蹬地摆腿膝领先,两臂配合不断。
(1)左、右横跨;侧向跨步抬起前、后腿;横跨一步蹬地腿前跟;划弧摆臂原地双脚跳起提一膝;较近横跨距离
教学提示:每次练习一般连续跨跳10~30次,可设立标志限定跳距离。 (2)十字跳:直立、双脚起跳,落地成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的十字交换跳。
教学提示:交换跳频率越快越好。可采用两人游戏?°包袱、剪子、锤?±的练习方式。包袱代表两脚开立,剪子代表前后开立,锤代表两脚并立。胜负级为:包袱一锤子一剪子一包袱。
(3)跳起后各种方式转身:原地双脚纵跳体会落地缓冲。跳起向左、右转体90?±的转身跳。一跳一停逐渐加大空中转动角度。连续空中转身跳。
教学要点:身体挺直两腿并,两臂拧转头先动,屈膝缓冲落地稳,全身协调保平衡。 教学提示:强调脚前掌先着地依次过渡到全脚掌,屈膝缓冲停稳。每组跳4~10次。 8.持器械的练习
(1)交换扶棒。两人对面站立涧隔2m,各扶一根体操棒,听教师口令后,松开扶棒的手,向对方竖立的棒跑去,在对方的棒倒下之前到达者,为胜方;反之为负方。 教学要点:同起动,快换扶。
教学方法:单人扶立棒松手感觉棒倒的时间;讲清两人交换的移动路线,防止相撞;近距离的交换扶棒练习,然后逐渐加长移动距离。
教学提示:两人间距和练习节奏适宜。
(2)集体的跳跃棒练习:全班同学手拉手围成圈站立,圈内一同学手持竹竿,竿的另一头着地,使竿以一定高度依次从站在圈上的同学脚下经过,竿扫过站在圈上的同学时,该同学双脚跳起,触竿者被淘汰出局。 教学要点:判断准确,起跳及时。
教学提示:最好由教师作持棒人,棒的高度和移动速度要适于学生的能力,应由低到高油慢到快渐加难度。可采用圆圈、蛇形的队形。
第六节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指导 一、运动处方概述
运动处方类似医生给病人开的医药处方,是由指导教师、医师或教练员给参加锻炼的人,按其年龄、性别、心肺或运动器官的功能、运动经历和健康状况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内容和运动负荷,称为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的种类很多,根据锻炼目的因人而异,有针对运动员训练的竟技性的运动处方和一般人的健身运动处方;有针对某些慢性病和创伤病人康复期的治疗性运动处方和健康人的预防性运动处方;有保健医生给锻炼者开的运动处方,也有锻炼者自己对症开的运动处方等。
制定运动处方时,首先要掌握病史和运动经历,了解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有疾病和有无运动禁忌证,因而必须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对有运动器官伤病的人,应对其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检查。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按照不同的性精品文档
学习资料
别、年龄及运动经历等制定出运动处方,并进行具体指导,运动者根据处方进行锻炼一个时期后,必须重复接受上述项目一的复查,以评定运动效果和为制定下阶段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二、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在制定运动处方时,体力的差别比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更为重要,体力差别应成为最重要的考虑点。因此,即使不根据性别、年龄制订运动处方,而只以体力(全身耐力)情况做基础来制订处方也是可以的。为了提高全身耐力,如果进行5~10min的运动,则摄氧水平就需要达到最大摄氧量的60%一70%。而且时间越长所需强度就越低。如果是进行 60min的运动,则应达到50%左右的摄氧水平;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等越高,效果一般也越大,但要依健康状况而异。开始训练前全身耐力水平低的人,从事强度小的运动也能收到显著效果,而训练前全身耐力水平高的人,即使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提高也不大(图12~1)。 三、运动处方的主内容和格式 1.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主要根据运动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定。一般健身或改善心血管及代谢功能,预防冠心病、肥胖病等,可练习耐力性(有氧训练)项目,如走,慢跑、自行车、游泳、爬山及原地跑、跳绳、上下楼梯等;改善心情,消除身体疲劳,或防治高血压病和神经衰弱,可选择运动负荷较小的放松性练习。如气功、太极拳、散步、放松操或保健按摩等;针对某些疾病进行专门性的治疗,必须选择有关疾病的医疗体操,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应做专门的呼吸体操;内脏下垂者应做腹肌锻炼;脊柱畸形、扁平足者做矫正体操等。 2.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对运动效果与安全有直接的影响,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是执行运动处方的主要措施之一。反映运动强度的生理指标有运动时的心率,运动时吸氧量占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及?°梅脱?±,这些指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确定运动强度,应考虑到锻炼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
目前,为了方便易行,国内外常采用心率为标准。在运动处方中应规定运动中应达到而不应超过的心率,运动时用计数脉搏的方法来掌握运动强度(即测10s脉搏数再乘以6,即为1min脉率),心率标准应根据年龄特点而有所不同。
3.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
耐力性运动(有氧训练)可自20min~1h,其中达到适宜心率的时间须在10min以上,医疗体操持续的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运动中应常有短暂的休息,计算运动负荷要注意运动的密度,并扣除休息的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决定其运动负荷。运动强度确定后,运动强度大时持续时间相应较短,在同样运动负荷时,体质好的人选择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练习;体弱者选择强度小而持续时间较长的练习(表12~1)。 表12~1 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的关系 4.运动频度
即每日或每周运动的次数。一般每日或隔日运动一次,但应视运动负荷的大小而定。运动负荷较大时,休息间隔时间稍长些。
运动处方可根据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格式。但在运动处方中(表12~2),必须同时指出禁止参加的运动项目、锻炼时的处方监督指标及出现异常情况时停止运动准则等。在制定运动处方时,都必须严格遵守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的原则。加强医务监督,充分注意安全。 表12-2 运动处方格式举例(正面) 运 动 处 方 姓名: 性别: 年龄; 健康状况: 精品文档
学习资料 功能检查:项目 (任选一项)20次/30s 蹲起 30次/30s 下 蹲 二阶梯 哈佛台阶 自行车功率计 跑台等 运 动 处 方 姓名: 性别: 年龄: 健康状况: 结果: 运动内容: 运动时最高心率(次/min) 每次运动持续时间: 每周运动次数: 注意事项: 禁忌运动项目: 自我监督项目: 复查日期: 医师或教练签名: 年 月 日
运动处方格式举例(背面) 日期 运动情况 身体反应情况 精品文档
学习资料 四、运动处方的实施
运动处方经过初试可行,就应坚持锻炼下去。 要做到自觉的锻炼,要充分认识运动的效益和作用;另外,生活要安排得有规律,不可半途而废。主项运动坚持一段时期(3~6个月)以后,再进行医学检查,或进行体力诊断等。在重复进行体力诊断时,一年或半年大约进行一次医学检查。 思考题
⑴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哪些特征?
⑵青少年情感成熟的标志主要表现有哪几个方面? ⑶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有哪几方面? ⑷健康三维观包括哪几方面? ⑸一般身体锻炼的方法有几种?
⑹重复锻炼法;间歇锻炼法;变换锻炼法;综合锻炼法的概念?请举例说明? ⑺常见的体育保健及锻练的方法有少种?
⑻运动处方的概念?请开出一例预防性运动处方? 精品文档
学习资料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教案
周次:第10周 课次:第19、20次课 班级:体育09级1、2.3班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7~9年级、普通高中)
第一部分 前言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因而教育也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以适应发展的社会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1.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实施 2001.7: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制定 2003.3:高中标准公布
2003.11: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作为首批实验省份;
2004:4个省(区)秋季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数约占13%; 2005:8~10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数约占25~30%; 2006:15~18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数约占50~60%; 2007: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点 7~9年级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普通高中
《标准》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7~9年级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