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神龙幼儿园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为了能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由于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思考角度、对孩子的期望等方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双方在沟通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充满艺术性的沟通可以使双方心情愉悦,沟通起来很容易,既能解决问题,又让彼此都感觉很亲切,也能让家长对老师产生信任,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家园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1.老师尊重家长:
尽管在形形色色的家长群体中,有的家长有礼貌、有的家长配合、有的家长小肚鸡肠、有的家长财大气粗等等,但作为老师我们的教育是公平的,是全纳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个家长的人格。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当觉得一个家长很无理取闹时,请记住“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怎么看别人的时候别人就怎么在看你。
2.家长尊重老师
a. 主动、热情、微笑
微笑是人类最有效的传达感情的方式,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不要觉得咱是老师就应该有老师的“架子”就应该等着家长主动、热情。老师有着示范作用,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家长都不能丢掉“范儿”。这既是一种职业修养也是一种人格魅力,长期以来必将会影响周围的人,得到大家的尊重。
b.教育的专业性
作为老师要不断地增强、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育儿知识、专业水平等等。除了在书本上进行学习,生活中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例如:身边有孩子的同事的育儿经,家长之间交流的育儿感受??都是我们收集的资料。你的经验越丰富,家长对你的信任值就越高。同时,他也会越尊重你。 c.感官的刺激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你的穿着打扮会渗透着你的内涵和修养。大家可能知道在一些公司里,会要求女职员穿着套装,男职员打领带。除了是一种整体形象问题,也是象显示自己公司的员工素质比较高。例如:现在有个地方邀请你去演讲或者工作指导,你会选择那套服装?为什么? 在生活,我们也会不自然透过一个人的服装去猜测一个人的职业。因此,你的穿着打扮是否让家长觉
得你是专业人士呢?还是觉得你更象街边那些低级趣味的没文化的人呢?你觉得家长会比较尊重哪种人呢? 老师有着一种浑然天成的气质,不能败给打扮。 3.使用普通话:
作为老师,工作的方面面应该体现自己的专业性,而使用普通话,既是体现自己在语言方面的示范性,也是体现自己的素质。有的老师误认为讲地方话家长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容易理解。其实不然,关注细节的家长会觉得,我把孩子交给满口四川话的老师我的孩子将来会说什么话呢?普通话是我们的通用语言,老年人看电视都能听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话普通话说好,肯定不会有沟通问题的。
二、怎样有效沟通
1、爱孩子是基础也是关键
与家长的沟通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那就是爱孩子,这是基础,也是关键。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老师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要让家长了解我们和他沟通的目的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更进一步的教育好孩子。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开始,某某家长,你好,某某小朋友以前吃饭很好,不挑食,可是最近我发现他吃饭总是挑食,我也给他讲过了挑食的坏处,但是效果不太好,我觉得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觉得这样沟通家长会立刻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这种关爱,在这样的前提下的沟通应该是很顺利的。 2、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交流方式和地点。
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进行面对面交流的。这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家长,如果家长一副急匆匆的样子,这时候我们就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因为家长或许有事要急着上班或去做其它事情,即使家长耐着面子和你说话,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就可以以后再找时间,如果是简单的交流与沟通,比如说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可以用这个时间,所以我们在沟通之前,自己心里要明白我们要做的事和要说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几分钟以后没有达到共识,那老师要先行结束谈话,可以这样说:“某某家长,这样吧,您先去上班,等您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好吗?”老师可以和家长预约下次谈话的时间,在老师和家长时间都很充裕的时候,沟通起来能更从容、彻底一些,这样处理能让家长感觉到老师的体贴入微,甚至联想到老师对成人都如此体贴耐心,那对孩子就会更好了,这样对今后开展工作更有利。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面对面的交流是家长理所当然觉得应该有的,那么电话、网络、信息、视频能让你的沟通效果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好是每个孩子的家长在每个月都能接受到一次出面对面的沟通以外的沟通。因为那就预示着你用的是自己的业余时间在为孩子付出,家长会不自禁的认为这个老师是关心我的孩子的,从而对教师更喜欢。
再者是地点的选择。如果是谈论孩子的优点,那可以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如果是和家长沟通要改正孩子的缺点,那地点的选择就十分的重要。第一、要避开其它的家长,给家长以充分的尊重。避免当着其他人的面让家长难看、尴尬,下不来台,老师也会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了,因为有的家长会尽量的避免和老师接触,如果是这样还怎么进行家园沟通达到共识呢?第二,要避开孩子,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避免孩子产生老
师在向家长告状的误会,这样孩子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产生良好的师幼关系,破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不利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产生威信。第三,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有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 3、谈话方式的选择,谈话方式要因人而异。
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在正式谈话开始前,为了避免紧张,可以向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如:孩子每天什么时候睡觉、起床,在家里喜欢做什么事?平时喜欢和什么人玩,等等。这种做首先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还能让家长体会到老师会孩子的关爱。
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或者谦虚、诚恳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商量对策;
对于脾气急躁、虚荣心强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优点,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缺点不要一下子都提出来,每次提一两个,这样家长心理上能接受,其它的缺点要等下次再提出,否则提出太多的缺点他难以接受。其次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自己发现孩子的问题,在家长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时,再与其进行沟通。
对于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应直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对于宠爱、放任孩子的家长,应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推荐一些相关的育儿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讲座,以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并详细分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让家长明白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提高家长的认识。、 4、掌握非言语技巧。
掌握非语言技巧就是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有一个研究报告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的信息中,面部表情占55%,声调占38%,语言占7% ,这说明与言语交流相配合的非言语交流特别重要。
1、与家长交流事要保持目光的平行交流,就是平视家长,避免用仰视、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目光游离说明你不自信,所以你的语言也就不具备说服力,也不要目光炯炯的,不要走两个极端。)眼神要和蔼可亲。
2、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善意的表情、点头等表示对家长的尊重,身体前倾,间或以“对!是!”等短语回应来表示对他的话题很有兴趣(要记住,咱不打无准备之仗,谈话之前要做足功课)要让家长感觉到你对孩子的重视及你对解决问题的决心。
3、注意力集中,不要边谈边干其他事情,心不在焉。要始终用温和的眼神注视着对方。(要让家长感受到他存在的重要性,让他感觉到目前他及孩子身上的问题是你当前工作的重点)
三、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1.注意语言的形式和方式 语言是人类心灵交流的窗户,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从你的谈话中应该表现出:语气的婉和,语态的真诚,语调的亲切,语势的平稳,使家长一听就明,能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批评的话语也要婉转,并体现出你的专业性。例如“XX小朋友,他的表现欲特强,时时、事事、处处都想在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树立自己的威信,可因为他年龄小,把握不好方法,常常误认为欺负小朋友就是树立自己的威信。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给予他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2.把握好沟通的时序
在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
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
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尽可能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个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如果家长情绪过于激动,这不是交流的最好时机,我们不要急着给家长更多的意见;等待时机成熟后(建立一定的情基础后)在做进一步的交流,家长会更乐于接受。
3.多给家长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不足。我们常常与家长沟通时,都希望家长能配合教师,帮助孩子改正不足。但我们知道,家长的素质有高有低,都能自觉达到我们的愿景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在听家长处理的意见时,对于家长不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观点,能针对孩子的问题,多向家长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如:“你看,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尝试这样做??”、“我们试试这种方式?”等。
4.根据不同的家长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不确切的语言可能会成为沟通中的障碍,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措辞并组织
信息,以使信息清楚明确表达,易于家长理解。不仅要简化语言,还要考虑到信息所指向的听众,以使所有的语言适合于听者。在访谈中,不少教师都认为与幼儿的爷爷奶奶沟通比较困难,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这是因为幼儿的爷爷奶奶与教师在年龄、经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双方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因此面对这样的听众,教师要尽可能简化语言,并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意思,这样才能使双方的沟通障碍尽可能减少。 5.多给予赞赏和鼓励
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与家长交流的法宝。我们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家长的意见,当家长谈到孩子在家里的良好表现时,我们要及时或适时地给予孩子赞赏,给予家长良好教育方式的肯定,以激起孩子和家长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更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
四、善于“倾听”也是一种艺术。
首先,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
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其次,良好的倾听家长的语言能及时了解家长的意愿、家长的看法、家长的情绪能有效的把握家长的需求,针对需求进行进行合理的交流,不仅能让家长觉得老师是尊重他们的,更会让家长觉得老师对他的孩子是上心的,是有爱的,家校合作关系会更好。
五、“假如我是家长”换位思考,赢得家长的心声。
当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产生不满时,老师不应该激动,而是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说出让家长觉得有道理的话,从而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要始终尊重家长。如果家长的情绪激动,嗓门很大,则自己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讲话的就越要温和语速也要越慢。
在交流技巧上要注意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即使你很愤怒,也要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千万不要抢着说话,你只要做到三个字:让他说!还有,要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查查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要面带微笑说:我还有别的事。今天就先到这里,以后再谈。
往往家长在发泄一通以后会担心:老师会对他的孩子不好,记住千万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要让家长惭愧,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每一个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都为为了孩子,沟通的目的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的更好,照顾的更好。我们要理解家长,体会家长,从而用科学的方法去改变家长,达到共同进步。
“沟通、沟通,沟则通之。”总之,与家长沟通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在掌握家长心理的前提下,因症下药,因人而异的使用好沟通技巧,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