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二十一) DNA的分子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1.在一对等位基因中,一定相同的是( ) A.氢键数目 C.遗传信息
B.碱基数目 D.基本骨架
答案:D 解析:等位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中碱基对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可能不同,氢键数目也可能不相同,所携带遗传信息不同。等位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都是磷酸、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基本骨架,D项正确。
2.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从五碳糖和磷酸基团的形态和位置可判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不是反向平行的,A错误;A与T之间的氢键应该是两个而不是三个,B错误;含氮碱基(C)应连接在五碳糖的1号位置上(如下图所示),且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C错误。
3.[2024·湖南郴州二模]DNA熔解温度(Tm)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NA的Tm值不同。如图表示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般地说,DNA分子的Tm值与G+C含量呈正相关 B.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的数量有可能不同
C.生物体内解旋酶也能使DNA双螺旋结构的氢键断裂而解开螺旋 D.DNA分子中G与C之间的氢键总数比A与T之间多
答案:D 解析:DNA分子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
1
配对原则,A与T之间由2个氢键连接,G与C之间由3个氢键连接,因此DNA分子中G+C比例越大,DNA分子越稳定;题图是G+C的比值与Tm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Tm值与G+C的含量呈正相关,A正确。Tm与G+C的所占比值有关,由于DNA中碱基总数不一定相同,因此Tm值相同,G+C的数量可能不同,B正确。生物体内解旋酶可以使氢键断裂,DNA双螺旋结构打开,C正确。DNA分子中A、T、G、C数量未知,因此G与C之间的氢键总数不一定比A与T之间多,D错误。
4.[2024·山东师大附中二模]一个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P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个,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 B.噬菌体DNA含有(2m+n)个氢键
C.该噬菌体增殖四次,子代噬菌体中只有14个含有P D.噬菌体DNA第四次复制共需要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答案:C 解析:噬菌体营寄生生活,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能量、酶和场所等,A正确。噬菌体中含有双链DNA,胞嘧啶有n个,鸟嘌呤有n个,腺嘌呤数目=胸腺嘧啶数目=(2m-2n)/2=m-n(个),A与T之间有2个氢键,G与C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噬菌体DNA含有的氢键数目=(m-n)×2+n×3=2m+n(个),B正确。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该噬菌体增殖四次,一共可形成16个噬菌体,其中子代中含有P的噬菌体有2个,含有P的噬菌体有16个,只含有P的噬菌体有14个,C错误。噬菌体DNA第四次复制共需要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m-n) ×2
4-1
31
31
32
31
32
31
=8(m-n)(个),D正确。
32
32
5.[2024·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考试]某DNA被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不含P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精原细胞,其中一个接着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其四分体时期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组成示意图正确的是 ( )
答案:B 解析: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可知,某DNA被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不含
32
32
P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两个精原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均为1条链
32
32
含P,1条链不含P;其中一个精原细胞接着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每一个核DNA分子经过复制后所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有1个DNA的1条链含P,另1条链不含P,另一个DNA分子的2条链都不含有P,这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每条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综上所述,四分体时期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组成如B项所示。
6.[2024·甘肃张掖一诊]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
2
32
32
32
32
32
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图Ⅰ、Ⅱ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
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1)
nm-a2
n+1
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为2-2
答案:D 解析:由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可知,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1,A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基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一个DNA分子中有m个碱基,a个胸腺嘧啶,则胞嘧啶有(m/2-a)个,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m/2-a)·(2-1),C错误。无论复制多少次,子代DNA均只有两条链不含标记,故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为2
15
nn+1
-2,D正确。
14
7.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2小时 C.1.6小时
B.4小时 D.1小时
15
15
答案:C 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在子代中含有N的DNA只有2个,其占总DNA的比例为1/16,说明子代有32个DNA,32个子代DNA是复制了5次得到的,其经历了8小时,8/5=1.6小时,故C正确。
8.[2024·河南郑州一中模考]某双链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35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最多有4种
B.该DNA分子在第4次复制时消耗52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DNA分子每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答案:B 解析:该DNA分子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少于4种,A错误;该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腺嘌呤有35个,则胸腺嘧啶有35个,胞嘧啶数目=鸟嘌呤数目=65个,与第3次复制相比,第4次复制后增加的DNA分子数是16-8=8,所以第4次复制时需要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8×65=520(个),B正确;DNA分子中多数的脱氧核糖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C错误;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由“—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错误。
3
100
100
9.用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A.0条
C.大于0小于20条
B.20条 D.以上都有可能
32
32
3232
答案:D 解析: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细胞中,DNA双链均是一条链含有P,另一条链不含
32
32
P,第二次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都是一条染色单体
32
32
含P,一条染色单体不含P,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如果含P的2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细胞的一极,不含P的2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细胞的另一极,则产生的子细胞中被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20条和0条;如果移向细胞两极的20条染色体中既有含P的,也有不含P的,则形成的子细胞中被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大于0小于20条。
10.[2024·辽宁鞍山一中等六校联考]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可表示为a—b—c。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无外界因素的影响,a中碱基对也会发生变化,导致生物体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B.若基因的排列顺序由a—b—c改变为a—c—b,则生物体的性状一定不发生改变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b—c可变为a—B—c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b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分别位于片段Ⅰ和Ⅱ中 答案:C 解析:若无外界因素的影响,a中碱基对在DNA复制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所以生物体的性状也不一定发生改变,A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若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则生物体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B错误;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a—b—c可变为a—B—c,C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b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分别位于b基因片段内上游和下游的非编码区,D错误。
11.下图为真核细胞内基因Y的结构简图,共含有2 000个碱基对,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
32
32
32
32
A.基因Y复制两次,共需要4 800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基因Y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①③两处
C.若②处T//A替换为G//C,则Y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D.Y的等位基因y中碱基A也可能占20%
答案:D 解析:一个DNA分子中G的数量是2 000×2×(50%-20%)=1 200(个),则
4
基因Y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1 200×(2-1)=3 600(个),A错误;①处为磷酸二酯键,③处为氢键,解旋酶只作用于氢键,B错误;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因此基因突变时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C错误;等位基因Y和y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但总的碱基和四种碱基各自的数目可能相同,因此y中A也可能占20%,D正确。
12.[2024·陕西宝鸡一检]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BU可与碱基A配对,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2次复制,得到的子代DNA分子加热后得到5种单链如图所示,则BU替换的碱基可能是 ( )
2
A.腺嘌呤 C.胞嘧啶
B.鸟嘌呤 D.胸腺嘧啶
答案:B 解析: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所以复制2次形成的5种单链中有2条是亲代DNA的链,由亲代DNA某位点碱基变成了BU,可确定亲代DNA含第1种单链,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亲代DNA的另一条单链可能是第2种或第5种,已知复制时BU与A配对,可知第2种单链是复制后形成的,亲代DNA另一条单链是第5种,故BU替换的碱基是G。
13.[2024·江西三校联考]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式。
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
Ⅰ.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Ⅱ.当DNA双链都被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秋水仙素能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姐妹染色单体有________条,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____条链带有放射性。Ⅱ中,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示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________次,该细胞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