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调节R2使示波器荧光屏上呈现稳定的欠阻尼响应波形,定量测定此时电路的衰减常数α和振荡频率?d,按表记录所测数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欠阻尼波形图:
欠阻尼相应的波形数据:
6 / 7
波形 R L C 振荡周期Td 第一波峰峰值h1 23.3V 测量值 46176.5 99446 第二波峰峰值h2 5.6V (见150Ω 10mH 47.7nf 136μs 表格上方 理论值 图) 衰减震荡角频率 衰减系数 45786.9 7500 四、实验总结 通过此次实验对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深刻体会:
1、对Multisim软件中函数发生器、示波器和波特图仪的使用方法及Transient Analysis等仿真分析方法有了更深了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深刻理解和掌握了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 3、深刻理解欠阻尼、临界、过阻尼的意义
4、初步对实验内容与实际问题结合有了认识。应用实验内容解释定时功能等; 5、对二阶电路的一些特性有了了解,例如:随着输入信号的频率升高,输出信号稳定所需时间越来越短,一阶RC电路的时间常数越大传输速率越小,在同样误差允许范围内R越大信号传输速率越低R越小信号传输速率越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五、实验思考题
1.如果矩形脉冲的频率提高(如2KH),对所观察的波形是否有影响。 答:矩形脉冲的频率提高对波形并无影响。
2.当RLC电路处于过阻尼情况时,若再增加回路的电阻R,对过渡过程有何影响,当电路处于欠阻情况时,若再减小回路的电阻R,对过渡过程又有何影响?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电路达到稳态的时间最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答:无论在过阻尼还是欠阻尼状态下,回路电阻的增加都使过渡过程延长;电路处于临界阻尼状态时,达到稳态的时间最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3.在欠阻尼过渡过程中,电路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答:β为电路电流第一次达到最大的时间
在0<ωt﹤β时,电感吸收能量,电容释放能量; 在β<ωt<π-β时,电感释放能量,电容释放能量; π-β<ωt<π时,电感释放能量,电容吸收能量。
7 / 7
二阶电路动态响应工科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