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腊乙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发布时间:2007-9-20 22:30:08 点击次数:1334次 [ 进入论坛]
商学院“走进湘西苗寨 关注留守儿童”暑假三下乡活动成员 征男
调查目标:通过对湘西腊乙村“留守儿童”各种心理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调查时间:2007年8月16日——21日 调查地点: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吉卫镇腊乙村 调查对象:腊乙村留守儿童自强班大班的同学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个案访谈 实地考察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和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健康的重要容。随着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他们大多缺乏父母关爱,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2007年暑假,商学院“关注留守儿童,走进湘西苗寨”三下乡活动在湘西花垣县进行了为期15天的调研和支教活动。我认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就查找相关的的资料,设计了一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卷, 对那里的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此问卷是针对大班的(四年级到八年级),自强班大班的学生不多,共收到有效问卷17份,其中男生2份,女生15份;四年级1份,五年级3份,六年级9份,八年级4份。本问卷共有60个小题,每个题目后都有四个等级供选择,分别按照程度高低用“1、2、3、4”表示“无、偶尔、经常、总是”。根据他们所选与心理健康有关活动的频率来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部分结论是根据问卷进行个案访谈和实地考察得出来的。以下是对此次问卷调查的具体分析。 学习适应性
题目 我的学习劲头时高时低 我作作业的热情忽高忽低 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 家里的环境干扰我的学习 我感到学习负担很重 41.2% 41.2% 17.6% 0 64.7% 23.5% 5.9% 5.9% 11.8% 23.5% 41.2% 23.5% 29.4% 47% 17.6% 5.9% 无 23.5% 偶尔 52.9% 经常 23.5% 总是 0 我不喜欢班里的风气 41.2% 47% 5.9% 5.9% 上课时总担心 25.3% 41.2% 11.8% 11.8% 老师会提问自己 这六道题都是从学习上来反映留守儿童心理的。数据显示,他们学习的劲头忽高忽低和作业的热情时高时低经常和偶尔的频率比较高,通过支教,我们了解到自强班的留守儿童还是比较好学的,但部分同学对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这是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家里的环境干扰了他们的学习,通过访谈得知,部分同学因为家庭不够和睦、父母经常吵架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这对孩子很不利。做家长的要特别引起注意,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问卷结果显示,他们对自己班的班风还是有所担忧的。班风对学生的心理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一个有良好班风的班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健康状况是与之密切相关的。班风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良好的班风将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
数据显示,一部分同学偶尔会担心老师提问自己,一小部分同学经常担心老师提问。同时通过访谈,我发现这种担心也可以说是胆怯的心理在部分同学中存在着,他们老担心老师提的问题自己会答不上来,他们认为这是很丢人、很没面子的事情。其实这大可不必,学生本来就是来学习的,如果什么都会,还有必要来学习吗,答错了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吸取教训,争取下次不犯类似错误就行了。如果这种胆怯的心理不克服,对学习是相当不利的。一定要克服胆怯,勇敢面对一切。 厌学心理
题目 无 偶尔 经常 总是 我讨厌上 76.47% 17.6% 0 5.9% 学 我讨厌做作业 70.59% 23.5% 5.9% 0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自强班的同学们大部分都是很好学的,尤其是女孩子。但也有个别同学总是讨厌学习或经常讨厌做作业。这是值得我们引起注意的。
厌学是诸多心理障碍中最普通,最具危害性的问题其表现为认识存在偏差缺乏学习的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学习中有不愉快体验,如心烦、头痛、焦虑、枯燥、厌恶等;以消极态度情感对待学习,如机械被动应付式学习,行为上表现出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如讨厌作业、不认真听课、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甚至出走、辍学;常与家长教师抵触对立,导致人际关系紧;对学习成绩反应麻木等。厌学症的学生每班都有,各校皆存,但留守儿童这种特殊群体的厌学心理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不趁早解决,将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 应试心理
题目 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特紧 明知担心没用,但总害怕考不好 我讨厌考试 无 47% 偶尔 23.5% 经常 17.6% 总是 11.8% 35.3% 35.3% 29.4% 0 47% 41.2% 11.8% 0 从数据上看,紧考试甚至讨厌考试者都过半了,大部分同学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特紧,明知担心没用,但总害怕考不好。其实考试紧这是很正常,但也不要太紧,要让适度紧成为学习的动力,而要尽量避免过度紧。
面临考试,考生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焦虑情绪,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适度的焦虑对考生有利无害,适度的焦虑能使人提早应对,振奋精神。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状态,能激发思维,考试效果最好,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考试无紧迫感,无所谓,肯定考不好,而过度焦虑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甚至伴随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如头痛、心慌,出冷汗等,严重影响考试的发挥。 情绪稳定性
题目 感到心里烦躁 我容易激动和烦恼 觉得心里不踏实 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我感到紧或容易紧 17.6% 41.2% 17.6% 23.5% 无 47% 47% 47% 58.8% 偶尔 41.2% 23.5% 41.2% 35.3% 经常 5.9% 23.5% 5.9% 0 总是 5.9% 5.9% 5.9% 5.9% 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同学偶尔会感到心里烦躁,一小部分同学感到烦躁的频率还较高;超过一半的同学容易激动、烦恼和心里不踏实;大部分同学容易感到紧,且紧频率较高。说明他们的心态还不太乐观,情绪不够稳定。由于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很多事情都要他们自己面对,而年幼的他们对承受超乎他们年龄和想像的事,自然会有情绪。
情绪与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不良的情绪不仅导致心理疾病,还可导致生理疾病。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要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维护较长的时间。 环境安全感
题目 我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我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52.9% 41.2% 5.9% 0 无 58.8% 偶尔 17.6% 经常 17.6% 总是 5.9% 心里总觉得有事 我觉得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35.3% 82.35% 35.3% 11.8% 23.5% 0 5.9% 5.9% 数据显示,只有小部分人会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或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很少有人觉得别人想占他便宜。这说明腊乙村的整体社会环境还可以。他们都是本村人,在自己的地盘上理所当然应该感到安全,但有近一半人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大部份人心里总觉得有事发生。这又说明他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还不够满意,觉得不够安全。
通过实地观察,我发现腊乙村的地理位置对维护儿童的安全不利,腊乙村唯一的小学——阿明希望小学校门前就是镇上的一条交通要道,经常有大矿车经过,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矿车撞到。一些贪玩的留守儿童还喜欢在水边玩耍,由于没有大人的时刻监管,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淹死,这种悲剧也确实发生过。安全是我们生存的前提,是生存的最基本保障。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素之一。希望社会给留守儿童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自信心理
题目 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但能力并不比我强 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 数据显示,有过一半的学生感到前途有希望,他们很乐观,很自信,这种心态是非常积极健康的。有过半的学生觉得同学考试成绩比自己高,但能力并不比自己强,这说明他们意识到了成绩并不是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一个人的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而令我们担忧的是另一半人,他们或偶尔担忧或经常担忧自己的前途,觉得前途一片渺茫,这就需要克制,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有过一半的人偶尔会有“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的感觉,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心理,用宽容的新去感化对方,多交一些开朗的做朋友,这对你都非常有影响的。还有要主动地去关心同学啊,多看一些既幽默又益智的综艺节目,多去与人沟通! 有什么心事要找人倾诉哦!别老在闷心里。这样你的身心舒畅,自然开朗!
“任何心理障碍都可以从本质上归结于没有自信”,小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容。所以,良好的自信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 自责心理
题目 经常责怪自己 无 41.2% 偶尔 29.4% 经常 17.6% 总是 11.8% 41.2% 52.9% 11.8% 0 无 52.9% 41.2% 偶尔 41.2% 52.9% 经常 5.9% 5.9% 总是 0 0 这是对自责心理的调查,数据显示,自责与不自责各占一半, 造成孩子自责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因素还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要求孩子过于完美,超出孩子的实际能力,使得孩子长期处于失败之中,引发孩子的自责。
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自责过度是抑郁症的前兆,对此如果缺乏必要的关注和适当的引导,孩子有可能患上抑郁症,表现为情绪特别低落,对自己评价过低,有强烈的自罪感和羞耻感,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自控心理
题目 我常发脾气,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大叫或摔东西 有想伤害他人或打人的冲动 数据显示,对于自己的脾气,他们基本都能很好地控制好,也有一部分人偶尔控制不住,当遇到不快,父母又不在身边,仿佛少了依靠,有时脾气不好,一时控制不住,还可能有摔东西的不良举动甚至有想伤害他人或打人的冲动等。留守儿童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坚忍的性格、自控意识。
人与动物区别在于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须有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简称自控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自控能力的培养对留守儿童来说相当重要,因为他们父母大都不在身边,对于自己情绪和行为的管理,对外界世界的诱惑,很大程度上完全靠他们个人的自控能力。 自杀心理
题目 有自杀的念头 无 76.47% 偶尔 17.6% 经常 5.9% 总是 0 76.47% 58.8% 17.6% 41.2% 5.9% 0 0 0 无 47% 偶尔 35.3% 经常 5.9% 总是 11.8% 数据显示,虽然大部分人都没有自杀念头,但有一小部分人偶尔有或经常有这种可怕的念头,这就足够引起我们提高警觉了。
自杀是当一个人的烦恼和苦闷发展到极端,对\破局 \的事态产生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绝望而采取的唯一的、最后的\保护\手段。自杀一般始于心理挫折,发生在摆脱抑郁的心理冲突的过程中。11岁至15岁是孩子们最关键的一个年龄段,身体和心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然而面对升学的压力,很多学校只注重抓教学,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导致孩子们因缺少父爱母爱、心孤独造成心理障碍,这为以后某些青少年自杀埋下了祸根。
从表面看,选择自杀可能是因为不适应学校生活,或是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智健康成长的保证。父母及家庭成员应善于了解孩子的心活动,及时给予开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稳定情绪或诱导宣泄等,从而排除忧患。还可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