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谈高中散文教学设计(以《汉家寨》为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谈高中散文教学设计

——《汉家寨》,我的一点想法

《汉家寨》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与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学习的对象是高二的学生。我在备课过程中着重思考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如何确立教学内容

2、学生的问题能否生成教学资源

3、课堂的整体构架

4、教学的目标如何实现

我把这四个方面放在在一起来说。这篇文章,起初我完整地读了一遍之后,云里雾里,感觉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很难!借用一则广告语 “因为难,才好玩!”但不能因为好玩,教师就忘记了语文教学的宗旨,忘记了教学的自觉行为——我用这篇文章教给学生什么,学生从这片文章中学到什么。正如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所说:“一篇文章拿来是要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要为教学观、教学价值观服务的。”静下心来,我想了想,我的困惑是怎样让学生能读懂文章。借助学生的问题反馈,我发现学生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对这篇散文的主旨(写作意图)存在疑惑,即不知道作者在坚守什么,不知道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2、对作者描写环境及人物的用意不理解,即为什么环境给作者的感觉是死寂,恐怖的,作者突出地去写老人的摇头,小女孩的眼睛究竟为什么就是作者女儿的眼睛等等。这些都是极好的教学资源,对教师而言,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将学生的问题生成课堂的教学资源。我用了很长时间,去思索如何与学生一起来实现散文的教学目标,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如何处理散文形神关系,学习散文阅读方法,培养阅读现代散文能力的问题。在学生的诸多零散的问题中,我找到了契合点。确定了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快速寻找信息,理清文章脉络,弄清文章主旨。

2、通过本文阅读,学习散文阅读方法,培养阅读现代散文能力。

3、理解文本中 “坚守”的内涵,培养学生体悟情感的能力,提升个人认识。

教学重点:

正确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文章主旨,正确理解“坚守”内涵。

确立了教学内容,剩下的就是如何达成的问题。“快速寻找信息,理清文章脉络”对于这篇文章而言,极其简单,三部分隔行分段非常清晰,学生也很容易概括其主要内容。“弄清文章主旨”必须建立在理解“坚守”内涵的基础之上;而“学习散文阅读方法,培养阅读现代散文能力”又必须建立在一篇篇的文章学习之中,也就意味着学生只有读懂了文章,读懂了散文的“神”,才可能谈到“散文形神关系,学习散文阅读方法,培养阅读现代散文能力”这一目标。于是,我想在快速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迅速抓住散文的“神”,也就是“作者在坚守什么”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作者写作目的是什么来入手,而对“作者在坚守什么”文章并没有直接说,只能通过“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等语句推测得到。这就形成了课堂的整体构架是由后往前推,即由神到形的过程。这也应验了我初读的感受,读到最后,才明白“哦,原来作者是想倡导‘坚守’精神,难怪这么去写景,写人”。至于作者在坚守什么是说不清的,至少通过这一篇文章是无法确切地说清楚的,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说得太清楚。

张承志在《一册山河》的编后记中所说:“只追求——新意的真知,美好的文章,只求在滔滔的洪水中,做一块思想自由的石头。”

“当你们感到愤怒的时候,当你们感到世俗日下没有正义的时候,当你们听不见回音找不到理解的时候,当你们仍想活得干净而觉得艰难的时候——请记住,世上还有我的文学……” ——张承志《荒芜英雄路》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这篇文章,我们再来看作者在“坚守”什么呢?“坚持理想主义,坚持对人道主义、终级思考与回归心灵的探讨,坚持‘良知和艺术’,坚持‘独立的知识分子立场与气质,包括高贵的行为方式。’”这种坚守,学生是根本没有办法明白的,并且这是游离于这篇文章的。如果老师费时费力去讲,那就忘记了阅读应该是立足于文本这一规律。在高二阶段读散文,要审视隐藏在文本表面之下的作者的思维活动,体会朴实语言传递的信息,以人文精神关注文本,学会与作者交流、沟通,抓住作者的情感脉搏,进而窥见作者的生活理想和处世原则。作者在“坚守”什么与汉家寨人在坚守什么之间是有必然联系得,如果能够推测出汉家寨人在坚守什么可能就知道作者在坚守什么,而汉家寨人在坚守什么文本是能够找到答案的,这样不仅关注了文本,而且又与作者进行了对话。这个地方才应是重锤敲打的。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就解决了学生的第一大类问题,即文章主旨。

这是《汉家寨》备课的第一大块内容如何让学生学会快速理解文章主旨,确立这篇文章由后往前推的课堂结构,这是散文教学“神”的问题。

《汉家寨》备课的第二大块内容就是形的处理,主要集中学生对作者描写人物用意的理解上,即“为什么作者只在汉家寨几户人家中选择了这一老一少”以及“那样去写这一老一少”这两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只选择了这一老一少,学生在对“坚守”这一主题有了基本理解后,是能够思考到“坚守”的传承和延续上来的,如果能到这一步,就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就完全足够了,但如果老师读这篇散文应该远不止这些。(《异类精神的文化再造价值——论张承志现象的文化参照价值》这篇文章中有较多对“坚守”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也根本不用与学生探讨。

形的处理还有一块内容,就是环境描写,包括走近汉家寨和进入汉家寨的环境描写。如果用这部分内容做语言分析,比如“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3个方向汇指着它——3道裸山之间,是3条巨流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3个可怕的远方。”有太多深意,在此我也不多说。对第一课时来讲有些难,况且散文教学首要任务是解决学生“读懂”的问题。因此,课上我只略作处理,只谈谈感受,概括一下环境的特点,唯此而已。第二课时就语言层面,对一些语句进行鉴赏。

最后有三个问题和诸位同仁探讨:

1、为什么说“小女孩的眼睛就是我女儿的眼睛”?

小女孩的眼睛充满了渴望,好奇,在这种情形下,坚守是会动摇的。我和老汉各自都在坚守着不同的内容,这个小女孩和我的女儿会坚守下去吗,这是作者在赞赏“坚守”这种精神的同时,所进行地理性思考,还包括作者的担忧。

2、文章两次提到了小女孩的“红棉袄”,为什么?

第一处“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侧重在破,直接表现的是一种贫穷,然而到了第二次提及就远不止这点,侧重的“红”,从写实的角度说,红色最鲜亮,从远处能看得见;从表意的角度说,也是一种象征,是顽强的生命,是希望的火种,寓意坚守的延续。 3、“三岔口”问题

汉家寨在三条路交汇的地点,也就意味着汉家寨人至少可以选择任意其中一条路走出去,但是他们的选择却是顽强地留下了,在这里坚守。越是可供选择得多就越应该坚守些内容,这是这篇散文折射出的内涵。说简单一点,这是一个人生抉择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我认为高中散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完成“解读”的问题,这个解读包含两层:一是,作者到底写了什么,可以说是内容;第二个层面就是为什么写,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其次,教师要做到散文教学设计的程序化,要由自然态的文章转化为教学态的文章,确立可行的,适合学生思维层次的,有效的教学步骤。最后,高中散文的教学过程要充满情感。散文(狭义)说到底是要抒情的。只有教师动了情,学生才能带着情感去学习。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拙见,不吝赐教。 附:《汉家寨》教学设计流程图及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与散文欣赏》

《汉家寨》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 师 学 生

为什么汉家寨给作者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使作者总是倔强地回忆着?

(带着问题读书)

学生读书作答:在汉家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却能坚守千年!(坚守)

作者从汉家寨人身上体悟到一种坚守的精神,于是作者也开始坚守,也呆在汉家寨像汉家寨人一样坚守?

回答(不是)。

那作者在坚守什么?

难以回答

个别回答

提示:

1、在美国,在日本……(评价)

2、与汉家寨天衣无缝……

讨论:汉家寨人在坚守什么?

(我们该从哪部分寻找答案?)

指 导

回 答

二者坚守的内容完全相同吗?共同点?

不完全相同

共同点:坚守

教师小结:作者所极力倡导的坚守精神!……(主旨)

聆听!

汉家寨有几户人家,为什么作者单单只选择了这一老一少来表现“坚守”主题呢?

谈高中散文教学设计(以《汉家寨》为例)

谈高中散文教学设计——《汉家寨》,我的一点想法《汉家寨》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与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学习的对象是高二的学生。我在备课过程中着重思考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如何确立教学内容2、学生的问题能否生成教学资源3、课堂的整体构架4、教学的目标如何实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h4ku4n3ii3y3j84vsq02xzhu2kzfw009r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