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这一科学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突出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的首要范畴,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这一科学论述,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上,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两型社会”等发展目标日益清晰。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战略部署,要求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根据这个新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和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基础性位置,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范畴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对孪生姐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时,提出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概念。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础,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就谈不上人们的生活活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人类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生活活动,也就没有必要进行生产活动。

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文明形态的形成。纵观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每一次生产方式的大发展、大变革,都伴随着文明的更替,都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更加丰裕、精神生活更趋丰富。现代社会,以生态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系统管理科学和复杂系统工程、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等为特色的科学技术进步方兴未艾,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决定性要素,直接催生和引发了生态文明这种新型文明形态的兴起与实践。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越进步,生活方式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对于我国来说,形成新型的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效益体现,它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态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深化对生态文明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系统研究,探索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索新的生态文明形态的形成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变化,探索如何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在对两者关系的深入把握中,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新的生活方式形成。

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的科学论断。我们应深刻学习领会,增强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范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地位和意

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义的认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统一起来,努力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更加自觉和主动地投身于党带领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与战略任务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一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综合运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效、增加绿色碳汇等多种手段;二是人类正面临一次绿色经济的巨大变革,绿色经济和生态产业正在对发展和创新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同志的论述科学回答了这一问题,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在发展中面临两大矛盾: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两个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科学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

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显阶段。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失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阵地、主战场,再好的文明憧憬也是空中楼阁。胡锦涛同志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工程。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要义:第一,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解决人类活动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关键是实现生产方式转变。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与传统工业文明的线性非循环经济相区别,它的组织原则和技术原则是非线性和循环的,是以生态绿色技术改造现代工业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要建立一种人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之间平衡协调的社会文明。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

5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v1.0可编辑可修改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这一科学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h2oy4muhm35m4y31ezc5v45r56fo50090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