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在大汗淋漓时喝一瓶冰镇汽水,在夜幕降临后约三五好友撸串、吃小龙虾......
一边是生冷刺激,一边是辛辣油腻,加上因高温而动力减弱的肠胃,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急性肠胃炎也如约而至。
腹泻、呕吐、高烧……每个被它折磨过的人,大概都不愿再经历第二次。
肠胃在夏季更容易“生病”
闷热的伏天里,气温高、湿度大,人的体液排出较多,肠胃免疫功能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很多人都被肠胃问题困扰过,其中最让人难受的就是急性肠胃炎。
《中国急性肠胃炎和食源性疾病负担状况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急性肠胃炎发病率达到0.56次/人年,照此折算,我国每年发生急性肠胃炎人次达到7.48亿。
高温天,食物易受污染
夏天闷热潮湿,有利于细菌滋生。尤其是一些卫生条件不好的路边摊,食材和器具遭到细菌污染的情况常见。同时苍蝇、蟑螂在夏季最活跃,病菌更容易扩散。
家庭冰箱里食物储存不当,也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和交叉污染,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4℃~60℃被称为食物的“危险温度区”,细菌在这个温度区间内会大量繁殖。
不吃的饭菜应该做好密封工作,尽快放在4℃以下保存,缩短食物在“危险温度区”状态的时间。
“生冷重口”刺激肠胃
天气炎热,不少人感觉“嘴里没味儿”,更加偏爱重口味食物。咸的、辣的、冰的、甜的......
胃肠黏膜受到强冷和辛辣的刺激,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胃部功能受损,造成急性肠胃疾病。冷刺激还会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
饮食不规律肠胃罢工
相较其他季节,夏季人们更容易饮食不规律,要么没胃口,要么吃宵夜,饥一顿饱一顿或者暴饮暴食,极易打乱胃肠的工作节奏。
天热导致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弱,肠胃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对症下药”缓解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是发生在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病因不同,肠胃炎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不同肠胃炎在应对方法上也有区别。
感染性肠胃炎是由于受到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引起的,比如细菌、病毒等。
非感染急性肠胃炎是由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比如吃的太凉、吃的过饱、吃到自己不耐受的食物等。
症状较轻时:口服补液盐
如果腹泻次数不多(<5次),其他症状较轻,应该尽量卧床休息。少量多次补充补液盐(由葡萄糖、钠盐、钾盐等成分组成)。
第一天可暂时禁食,让肠道休息。之后少量多餐进食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促进肠道黏膜的恢复。
症状较重时:及时就医
肠胃炎症状较重,尤其是婴幼儿、年老体弱者和本身存在基础慢性病的人,需要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菌群失调 补充活菌制剂
胃肠道腹泻常与肠道菌群失调、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有关,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利于治疗。常见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等。
需要注意的是,活菌制剂原则上不与抗菌药物合用。若需同时应用以控制严重感染,需间隔2~3小时。 病菌感染 慎用抗生素
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腹泻或促进耐药菌生长,通常不建议使用。对于非感染性和病毒感染的胃肠炎,抗生素并无效果。
某些病原菌感染者、需住院的重症患者和并发菌血症或免疫受损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重腹泻 合理使用止泻药
腹泻持续时间超过24~48小时并且没有迹象表明有更严重的细菌感染时,可加用止泻药。但儿童不建议使用。
蒙脱石散是常用的止泻药,适合大多人群。它能吸附细菌和毒素,促进胃黏膜修复,但需要与其他药错开时间服用。
肠胃炎恢复有个“巩固期”
急性肠胃炎的病程因人而异,短则几小时,长到一周。很多人在呕吐、腹泻停止后,就认为自己康复了,恢复正常饮食。这反而给了急性肠胃炎复发的机会,还有可能慢慢变成慢性肠胃病。
肠胃炎病愈后半个月,在饮食、习惯上要更加注重调养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