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国家间经济制度的差异D.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二、多选题
1.政府经济不仅为()所关心,而且是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各阶层关注的焦点。 A.政治家B.外交家C.经济学家D.社会活动家 2.()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A.政府财政分配B.公共服务C.公共产品D.公共活动
3.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相比,存在根本区别。 A.生产B.分配C.企业D.个人
4.政府经济是以财政收支为核心,实质上是一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宏观管理。 A.税收分配B.收入分配C.再分配D.税收再分配 5.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A.政府收入B.政府支出C.政府宏观经济管理D.政府微观经济管理 6.政府掌握的公共权力,来源于国家()的授权。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人民
7.政府之所以能够()征收税收等收入,满足其支出需要,就是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机关。 A.强制地B.无偿地C.固定地D.规范地
8.政府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解决()不能或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克服市场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A.企业B.个人C.生产D.服务
9.下列属于政府经济学学习方法的是()。
A.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C.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D.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0.市场利用(),引导企业和个人行为,调节市场供给和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C.公平机制D.公开机制 11.下列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有()。
A.公共物品B.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状态C.信息的不对称性D.外部效应
12.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主要包括()。 A.过度竞争B.完全垄断C.寡头垄断D.垄断竞争
13.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是企业在竞争中通过()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量。 A.兼并B.收购C.合作D.合资
16
14.下列属于政府失灵表现的是()。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15.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A.及时性B.准确性C.科学性D.系统性
16.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的是()。 A.制定法律B.政府资源配置C.政府收入分配D.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
17.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 A.生产B.再生产C.初次分配D.再分配
18.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运用的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
A.税收制度B.社会保障制度C.工资制度D.财政补贴
19.税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各项税收特别是(),收入调节功能很强,是各国政府实施分配政策的主要工具。
A.所得税B.累进税率C.财产税D.增值税
20.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
A.物价稳定B.充分就业C.国际收支平衡D.发展经济 21.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保证社会()基本平衡。 A.生产B.消费C.总供给D.总需求
22.政府各项(),以及其他宏观经济管理,既能有效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又不以效率损失为代价,兼顾公平与效率两方面的目标。 A.财政收入B.收入分配C.财政支出D.收入再分配 23.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
A.非排他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竞争性 24.公共物品具有()特征。
A.效用的不可分割B.消费的强制性C.效用的可分割性D.消费的非强制性 25.按照公共物品的性质分类,可将公共物品分为()。
A.纯公共物品B.准公共物品C.地方性公共物品D.全国性公共物品
17
26.按照公共物品的收益范围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
A.区域性公共物品B.地方性公共物品C.全国性公共物品D.全球性公共物品 27.下列属于全球公共物品的是()。
A.跨国犯罪B.世界和平C.跨行政区域的水利工程D.义务教育
28.公共物品供给方式,政府如何做出选择,从各国政府经济管理实践分析,主要有()。 A.效率标准B.分配标准C.公平标准D.公正标准
29.下列属于公共物品供给方式中的公共生产公共供给的是()。 A.政府出资举办学校直接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B.政府采购购买战斗机 C.通过服务外包,由私人企业承担城市环境绿化 D.政府出资举办博物馆直接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
30.下列属于公共物品供给方式中的政府等公共部门与私人合作生产和供给的是()。 A.政府采购购买航空母舰B.特许经营
C.公共工程建设领域的BOT方式D.基础科学研究 31.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主要有()和私人物品的公共供给。 A.公共生产公共供给B.私人生产公共供给
C.政府等公共部门与私人合作生产和供给D.私人生产私人供给 32.私人生产公共供给通常采用()等管理手段。 A.政府采购B.服务外包C.BOTD.志愿活动
33.私人企业之所以愿意参与公共物品供给,是因为在和政府合作生产和供给中,通过()等途径,可得到比较稳定的收入和较为合理的投资回报。 A.财政补贴B.税收优惠C.服务收费D.产品进入市场 34.按照外部效应的最终结果划分,可分为()。
A.正外部效应B.负外部效应C.生产的正外部效应D.生产的负外部效应
35.按照社会再生产过程分类,可分为消费的正外部效应、消费的负外部效应和()。 A.正外部效应B.负外部效应C.生产的正外部效应D.生产的负外部效应 36.消费的正外部效应,是指个人在消费活动中给其他人带来了()。 A.好处B.收益C.损害D.成本
37.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是指个人在消费活动中给其他人带来了()。 A.好处B.收益C.损害D.成本
38.当存在外部效应时,存在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与的差距。
18
A.私人边际收益B.私人收益C.社会边际收益D.社会收益
39.在现实政府经济管理活动中,运用()等手段治理外部效应,达到负外部效应内在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A.税收B.收费C.罚款D.行政处罚
40.许多经济社会活动,如义务教育和()等,具有较明显的正外部效应。 A.公共卫生B.社会保障C.知识产权保护D.环境保护
41.双边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具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等,构成当代国家间外交关系的重要内容。
A.项目交流B.合作投资C.联合执法D.共同协议
42.在进行外部效应治理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方式具体包括()。 A.政府服务外包B.项目合作C.政府合同D.共同行动
43.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等问题。 A.生产B.供给C.分配D.再分配
44.政府通过资源配置,组织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A.生产B.供给C.分配D.再分配
45.公共选择是以既定的政治制度为前提,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等存在重大差别。 A.公共选择的程序B.公共选择的决策
C.公共选择的决定机制D.公共选择的决定程序
46.全体一致原则,是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达成一致。
A.公共物品生产B.公共物品计划C.公共物品供给D.需要征收的税收 47.多数裁定原则包括()等。
A.简单多数原则B.有条件多数原则C.超过1/2多数原则D.超过2/3多数原则 48.在多数裁定原则实施中,有可能出现()的现象,使投票不能产生最后的结果。 A.单峰偏好B.投票悖论C.票决循环D.多峰偏好
49.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投票悖论”和“票决循环”现象是由于选民的偏好状态或结构形成的,偏好状态包括()。
A.单峰偏好B.多峰偏好C.个人偏好D.集体偏好
50.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下设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有关预决算的议案。
19
A.研究B.审议C.拟定D.执行
5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及()的报告。 A.中央预算草案B.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C.地方预算草案D.中央和地方决算
52.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包括()。 A.年度规划B.五年规划C.中长期规划D.长期规划
5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和规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A.中长期规划B.长期规划C.国民经济D.社会发展规划
54.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规划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和实施()等重大战略措施。 A.产业结构调整B.区域经济开发C.产业结构升级D.区域经济调整
55.()是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对政府经济活动的调节、监督的主要途径。 A.经济立法B.预决算管理C.监督D.检查
56.根据现行我国预算法律制度规定,国务院编制中央()。 A.预算草案B.决算C.预算D.决算草案 5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编制本级()。 A.预算草案B.决算C.预算D.决算草案
58.关于政府支出的宏观增长模型主要包括()。 A.阿道夫?瓦格纳的政府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 B.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论 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政府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D.威廉?鲍莫尔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59.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A.法律性因素B.政治性因素C.经济性因素D.社会性因素
60.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经济性因素主要指()和政府的经济干预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 A.经济发展的水平B.经济体制的选择C.物价水平D.征税能力 61.下列属于影响政府支出规模增长中的社会性因素的是()。 A.人口状况B.文化背景C.物价水平D.国家机构的行政效率 62.下列属于政府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的是()。
A.干部培训经费B.驻外机构的业务费C.司法机关的业务费D.社会文教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