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年制”青花龙纹标本
青花瓷器是高温釉下彩的一种,由于它颜色鲜艳,色彩可变化,又无脱色,有悠久常新的感觉,所以深受广大古陶瓷研究者、鉴赏家、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喜爱。本馆有一件“大明嘉靖年制”青花龙纹标本。它的胎质细白,里外施釉润泽,釉白中闪青,俗称”亮青釉”。龙纹是明代贯穿始终的动物纹饰,龙为神灵之精,四灵之长,俗称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魁龙,无角者为螭龙,未能升天者为蟠龙,嗜水者为蜻龙,嗜火者为火龙,好鸣者为鸣龙,好辟者为蜥龙等,其中以魁龙为群龙之首。据《三秦纪》云:”江海鱼集龙门下。登者化龙,不登者点额暴鳃。世因以龙门喻高名硕望,凡得其接引而增长声价者,谓之登龙门。”《后汉书?李膺传》:”士有被其容接者,
名为登龙门。””苍龙春分升天,秋分入渊。大小二头,寓意父子二人。”本馆藏品明嘉靖青花标本,所绘盘龙纹饰刚劲有力,有王者之尊的气派,纹饰规整、笔线流畅,实属”官窑”之器。
嘉靖时期青花器型种类很多,有盒、瓶、罐、杯等。大器多大罐、大缸、绣墩、大盘等。大器修胎不很规整,接口明显,有的夹扁或翘棱。盘、碗多有酱口,颜色比永乐时的深,塌底、圈足内敛,施亮青釉。嘉靖时期官窑款既有粗犷的,也有清秀的,但总的说写得比较规矩,多数器物款识的样式有如本馆这件标本(图1),在器底绘双圈或双框,其内写六字款,“靖”字的偏旁“立”一般都写在“青”字的上中部。有的在器口横排写款,有的砂底器只在写款的部位罩釉。明正德、嘉靖时期的青花瓷器改用回青料,体现了明代青花瓷器的高超水平,这个时期的题材纹饰内容非常丰富,
凡前朝有的纹饰应有尽有,并创新了一批反映当时民间风俗和宗教信仰为题材的青花瓷,纹饰布局繁简有序、纹饰花样赏心悦目,洒脱自然。这些纹饰对研究青花瓷断代具有一定参照意义。
嘉靖一朝45年,官窑生产从未间断。将近半个世纪的生产,形成了嘉靖官窑青花瓷器的独特风格。嘉靖时期的官窑青花小件瓷器的胎子坚致细密、胎轻体薄,大件瓷器坚致但较粗、胎体厚重;小件器的釉面肥润光亮,大器欠平整,釉色白中闪青或闪灰。嘉靖时期的青花瓷器主要用西域地区的钴料回青及江西产的石子青配合使用,描绘出色彩艳丽闪紫的纹饰。瓷器上常见松鹤、云鹤、仙鹿、八卦、灵芝及“壬”字形云纹和仙人乘槎等,寿星的脑门很大很高,像冬瓜;小孩的后脑勺很大,多为长袍大褂,俗称“大头娃娃”,
也是此时期的特征。纹饰布局繁缛,没有层次。此时山水通景纹饰开始出现。
本馆这件明嘉靖龙纹瓷片,用青花回青料绘威武盘龙,画工细腻,工艺精湛(图2);龙头硕大,龙发竖起中分”怒发冲冠”,双目圆瞪,龙口呈猪形嘴,上唇厚大,下唇上卷;五爪短而有力呈风车状,扬尾、弓身曲颈,腾飞于云间,气势磅礴、刚健威武。全身饰绘鱼鳞状纹,龙背绘有尖刀状齿纹,这是明代绘龙纹的标准特点。 祥云缭绕,青花发色纯正典雅,色泽浓艳泛紫。底部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大明嘉靖年制”,字体古朴端正。史料记载,明代嘉靖年间的瓷器烧造数量很大,除一般日用瓷外,还有陈设瓷和工艺礼品瓷。官窑还给宫廷烧造大件龙缸和坐墩,嘉靖朝正处在官搭民烧的时期,民窑将烧制最成功的大件瓷器上缴给官府,再由官差押送到京城。
明嘉靖青花使用回青料,是明代青花瓷器史上又一个突出阶段。嘉靖中后期青花并不完全使用回青着色,而是以回青和瑞州石子青配合使用。嘉靖青花中铁与钴的比值是所有国内外钴料中最低的,它没有永宣及元青花的那种黑铁斑,也不产生正德时单用石子青那种黑灰色调,且比成化朝所用的平等青浓艳得多。嘉靖青花的色泽,呈现一种蓝中泛紫的浓重鲜艳的色调,正是成功地掌握了恰当配料比例的结果。所以嘉靖青花瓷器在明清两朝都有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