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的规定为依据,以党的十七大关于“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力求通过直面中华文化经典,实践伦理道德精神,构建教师和学生美好的精神家园,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展国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分发挥国学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国学教育与义务教育文化融合,大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环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提升国学时代价值。 二、研究目标
1、研究小学国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博学多才、刚毅果敢、胸怀祖国、自强不息、道德优秀的一流人才,
2、开发国学校本教材,丰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地方文化教育特色。
3、开展国学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国学启蒙教育的规律和国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建立一种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国学评价体系。
4、开展国学教育主题活动研究,探索国学教育课外活动基本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为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5、探索国学教育教师教学指导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和指导水平。 6、通过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带动家长、社会公民共同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全县人民素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有力推进全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
1
三、研究内容
(一)小学国学教育价值取向研究。
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它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国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孩子的立身处世之道,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小学时代是奠定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也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开展国学教育,传承中华经典文化,让孩子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文学修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祖国灿烂文化的种子,让中华经典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学生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打下一个坚实的国学根底,为学有方、立身有道,继承和发扬光耀千秋的中华优秀传统。把我县青少年培养成为知书达礼、刚毅果敢、勇于担当、志趣高远、胸怀祖国、自强不息、道德优秀的一流人才。
国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更是为了通过培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来重构一个全体民众可以共享的文化共同体,藉此唤起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小学国学教育基本模式研究。
开展小学国学教育基本模式研究,探索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课外活动基本模式,让学生在广泛参与中加强对国学知识的领悟,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唤起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让中华经典文化走进每一个孩子心中,中华传统美德延续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三)小学国学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分学段,分梯度,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编写原则,编写国学系列教材,建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2、在内容的选择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强经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
3、在形式上,整套书以原文、注释、译文、故事的编排方式呈现,集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
4、编排体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