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精品文档
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
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还缺少的步骤F是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
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
点记错位置
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
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 O 1温度(℃) 36 2 35 4 34 6 33 8 32 10 31 12 30 14 30 16 30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
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程……………………………………………………………………………( )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在科学上把的温度定为0℃,的温度定为
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
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 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下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上玻璃球被
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不
当操作有关? ,理由是 。
小明改进操作方法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玻璃球被弹开 的距离(厘米) 单层 双层 1 79 20 2 78 23 3 82 24 4 80 24 5 73 24 6 84 25 7 84 22 8 82 22 9 81 21 10 80 23 平均值 80 23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4.(8分)为探究微量元素铁()、锌()对白玉蜗牛生长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
选取体重相近的白玉蜗牛并分成4组,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喂养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建立的猜想和假设是 实验数据记录结果见下表。
组别 不提供饲料组 普通饲料组 普通饲料组 普通饲料组 数量(只) 10 10 10 10 实验开始体重(克/只) 24.75±2.5 25.8±2.8 21.15±35 24±2.6 实验后体重(克/只) 全部死亡 31.44±7.74 32.4±2.6 35.42±6.02 增重(%) 219 28.82 47.58 则在这一实验中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12分)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l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 (2)他们应该选择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是法,该方案有什么明显不足? .
6.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
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设想,在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一直运动下去,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右图是他画的“大炮”草图(1)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 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2)想想看,牛顿在研究“大炮”问题时用到什么研究
法……………( ) A.由石头落地直接得出结论 B.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
C.以可靠的事实、实验为基础,经过合理分析、推理得到结论 D.根据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方
7.科学课本提到了“一天,伽利略在一所大教堂里看到
一.根长链子,链子尽头的那盏灯在不停摆动。他观右摆动时,摆动间隔的时间几乎是相同的。为了确认想,他把手指按在手腕上,利用脉搏跳动的次数的恒
屋顶垂下察到灯左这一设定性来测
定灯左右摆动所需的时间。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终于证明了他的设想是正确的,从而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后来人们利用单摆的等时性发明了带摆的钟”。那么,哪些因素决定吊灯往返摆动的时间呢?张勇和赵良提出下列猜想:张勇猜想:能由吊灯的绳长决定;赵良猜想:可能由吊灯的摆动幅度决定。他们按照如图仪器进行实验。一根细绳一端拴一个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
实验序号 1 2 3 摆长(绳长)/厘米 摆动幅度/厘米 小球往返摆动 20次的时间/秒 40 40 30 小球往返摆动 1次的时间/秒 2.O ? 1.5 100 100 80 5 8 5 根据以上资料和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画线提到“他的设想”是什么? .
(2)除了张勇和赵良的设想,请你也提一个合理的猜想. (3)表格中的“?”的数据为
(4)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测量仪器是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