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课程建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马 亮
【摘 要】校本课程具备针对性强、灵活性高、适宜性好等特点,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笔者把校本课程分为全员参与类、个性特长类以及综合实践类,注重小学生思维广度的培养,并把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三启”,即启蒙、启智、启德,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不追求完美的教学过程,以展示性的教学考核和仪式感的结业典礼,提升小学生对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名称】《中小学校长》 【年(卷),期】2024(000)011 【总页数】3
【关键词】小学教育;校本课程;核心素养 【文献来源】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primary-secondary-school-
principals_thesis/0201274653748.html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与策略研究”(2024YQJK314)
一、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从狠抓“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到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到核心素养培育,无不通过课程来实现,与之相适应的,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调整,尤其是强调办学多样化和特色化以来,校本课程已经普遍融入学校课程体系,这为通过校本课程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尽管校本课程开始实施至今不到20年时间,但与国家课程相比,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校本课程具备
后发优势。首先是针对性。校本课程由学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而开发实施,更具有针对性。比如,针对学生体质状况不佳的实际可以强化体育校本课程,针对学生美育情况不理想的实际可以加强艺术教育。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受思维定式和教学惯性的影响,调整教学方式以适应核心素养培育的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通过国家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的实际效果。校本课程则可以直接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其次是灵活性。课程设置本身具有灵活性,如前一点所述,可针对核心素养落实状况进行自我调整,调整的周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师资配置也有灵活性,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未必一定要求是相关学科的专任教师,可以是具有某一兴趣特长的老师,甚至可以是外聘或临聘的相关专业人士。考核评价则更加灵活。很显然,对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未必仅限于书面形式,可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最适宜的考核评价方式。再次是适宜性。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和可选择性,适宜于对每一个小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培养。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兴趣,而他们的兴趣往往又表现出不稳定性和多样性。相对稳定的校本课程可以把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导向持久和稳定,并通过这一过程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比如,一个八岁的孩子对武术感兴趣,但他初始的关注点可能在于动作的好看,教师恰当的教学和积极的引导会让他真正走进武术,并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观察、如何模仿、如何克服困难等学习的方法,同时学习到以传统“武德”为代表的一系列规则、人文精神等等。
二、科学实施小学校本课程,落实核心素养培育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就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言,需要指出的是,在开发智力和开启思维方面,更应注重的是广度,而不是深度;在课程教学中,更应注重
的是过程收获而非课程本身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评价中,更应注重的是可持续发展性而非仅仅当下的表现。依据以上原则,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尝试。 (一)校本课程的设置
作为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其设置必须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科学性指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状况,还要考虑学校的师资场地等实际情况;系统性指要统筹考虑各年级课程和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及连贯性,以及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校本课程作了如下分类,并设置相应课程。
一是全员参与类课程。此类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基本品质,重点面向低年级学生。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好动、不专心、容易丢三落四,这些情况如果不加以引导,形成习惯,将不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我们在一二年级中开设了两门校本必修课:围棋和书法,这两门课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需要安静环境的课程,通过此类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安静学习。在三年级开设了诗歌创作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诗心”和初步的写作能力,为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好基础。
二是爱好兴趣类课程。此类课程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健康高雅的爱好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相关核心素养的培育。一般而言,进入高年级后,孩子开始有初步相对稳定的兴趣,在此阶段开设兴趣爱好类课程,既有利于课程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我们共开设了三类13 门课程,体育类有篮球、花样跳绳和武术,艺术类有尤克里里、竖笛、素描等,综合类有配音秀、学生礼仪等。学习周期为一个学期,第二学期可以重新再选择课程。也就是每位学生在这一学年里可以学习两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