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这样?你现在冷不丁地冒出一张“诚恳的面容”、一副“使人信任的神情”,然后你再冷不丁地做出这样一个断定,你不让大家都“冷不丁”吗?(笑声)在我看来,这是本文的一大败笔!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插入这么一句充满着道德说教意味的话。明智的做法是,让人物自己去说话,让人物按自己的生活逻辑和性格逻辑去演绎故事情节。我们尊重文本但又不拘泥于文本,这也是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原理。
“晚上,旅馆的人说,有一个小孩要见我。小孩被带进来后,我发现他不是那个卖火柴的小男孩,但可以看出是他的弟弟。”“他的弟弟”长什么模样儿?这句话里面就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不是说哥俩儿一定长得很像,当然这种可能性也存在。你要想像,比如,他们一样的穿着又薄又破的单衣,一样的冻得发青的瘦瘦的小脸,一样的冻得又红又肿的赤脚。这才符合生活逻辑。是不是?
“这个小孩在破衣服里找了一会儿,然后才问:?先生,您是从珊迪那儿买火柴的那位先生吗??”这句话中有个非常传神的动作描写,哪个?“找了一会儿”的这个“找”字。他在找什么?显然是四个便士。但是,四个便士为什么要找呢?这让我想到了鲁迅写的《孔乙己》,孔乙己口袋里有钱的时候,他去咸亨酒店买酒,这个铜钱是怎么出来的?是“排”出来的,一个一个排出来,是不是?说明什么?我有钱啊!我阔绰得很啊!但是后来,他的腿被打断了,他穷得只能靠窃书为生了,他再去咸亨酒店买酒,那个铜钱又是怎么拿出来的?不是拿出来的,也不是排出来的,而是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摸出来了。从“排”到“摸”,表面上看不过是拿钱动作的一个小小的变化,背后呢?实质呢?那是人物命运的重大改变啊!而这里出现的这个拿钱的动作——“找”,不也是人物性格、故事主旨的一个重要的信号吗?为什么要“找”,而且要“找了一会儿”呢?第一,也许是衣服太破了,连藏钱都显得有点困难,因为藏得困难,自然拿出来的时候就需要找一会儿。第二,也许是这四个便士对小利比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事先他得仔细藏好,现在他就得找一会儿。第三,也许是小利比已经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哥哥用鲜血甚至是用生命换来的零钱,你怎能不把它们藏好呢?你又怎能不找一会儿呢?不管你怎么解读,人物的性格、故事的主旨总是如影随形一般地跟着你。
“?是的。??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四便士。?小孩说,?珊迪受了伤,不能来了。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从他身上轧了过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有七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说不定他会死的……?” 真相终于大白,谜底终于解开!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结果竟然会是这样!而这个结果,充满了血腥、充满了泪水、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意味。写小利比,实际上还是为了写小珊迪,在这里,小利比不过是小珊迪的一个影子。这不仅因为他俩之间有着一层天然的血缘关系,更是因为他们之间还有一种深刻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在。小利比的
懂事、早熟,这个我们通过这段话完全能够解读出来。小利比的这种性格,不正是小珊迪的性格特征的一种投射吗?
谜底虽然解开了,但故事不可能就这样结束,因为高潮尚未来临。于是,“我让孩子吃了些东西,然后和他一块儿去看珊迪。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这句话直接点出了小珊迪的身世、家境和社会状况。特别是一个“早”字,背后藏着多少辛酸、多少悲惨、多少苦难啊!父母早死一年,意味着兄弟俩早受一年的饥寒交迫,早受一年的无依无靠,早受一年的屈辱痛苦。“早”字让我不得不注上“五哭”啊!
但是,在这样的家境、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个穷人家的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却顽强地表现出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纯真和善良。你看,“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的。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呢??”珊迪的形象,至此已经跃然纸上。全文第二次出现了“跑”字。前面的第一个“跑”字是直写,第一个“跑”,将珊迪的饥饿、寒冷和贫穷推向了极致;而现在这个“跑”字是曲写,是从珊迪的口中说出来的。那么,这个“跑”字,对珊迪的命运意味着什么呢?对完成珊迪这个人物的形象刻画意味着什么呢?对故事的由蓄势转向高潮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是我们细读文本时必须加以认真思考和琢磨的。其实,大家不妨做一个简单的设想,假如珊迪换好零钱不是往回跑、而是往回走,那么,悲剧还有可能发生吗?我曾经听一位老师上过《小珊迪》,他在处理这段文字的时候,将矛头转向了马车和车夫,认为那个社会、那个车夫冷酷无情。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是不对的。从良心上说,我们谁都不希望小珊迪被马车撞死,是不是?但是,我在这里说一句非常残忍的话,故事的发展逻辑、人物的性格逻辑是不以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珊迪在此刻只能死、必须死,这就是悲剧,这就是悲剧的意义和价值。也只有这样的悲剧力量,才能震撼每一个读者,才能将文本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含量最大化!“跑”导致车祸,车祸导致死亡,死亡导致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升华。想一想,如果是走呢,珊迪还会失去生命吗?但是,珊迪可能往回走吗?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他很清楚,叔叔正怀着疑惑的心情等着他;因为,他很清楚,在多数人的眼中,像他这样的孩子、这样的人是被列入小偷、骗子、社会渣子之流的;因为,他很清楚,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零钱还到那位叔叔的手上他才心安。所以,“跑”是珊迪性格的必然选择,“跑”是珊迪这个人物形象的逻辑宿命。在跑中,在车祸中,在死亡中,珊迪完成了他最为一个人的最高纯真和善良,完成了他超越苦难之后的全部尊严和高贵。这才是《小珊迪》这个文本要言说的价值。
“我握着珊迪的手,对他说:?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至此,一个曾经被人怀疑、被人
鄙视的小男孩,展现了他全部的灿烂的人性的光辉。沐浴在这种光辉里的人,没有理由不感动,没有理由不震撼,没有理由不承诺。所以,我们应该升起这样的敏感来,文中的“我”,只是用手在握珊迪的手吗?不!显然不是!“我”是在用自己的心、一颗感动的心、震撼的心、向善的心在握珊迪啊!“我”握住的仅仅是珊迪的手吗?不!不是的!“我”握住的一定是珊迪的心啊!一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纯真的心、高贵的心!文本细读至此,受到感动和震撼的仅仅是“我”吗?不!不是的!还有谁呢?还有你,还有他,还有我们大家。是我们,是每一位有着纯真的、善良的心灵的人!我们一起握住了珊迪的手。老师们,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用巴金老人的话来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掌声)
“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像是表示感激。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他死了。”的确,珊迪眼睛里的光是消失了,而且永远消失了。但是,我们说,珊迪身上所闪耀的人性之光却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这一道美丽的高尚的人性之光,将照耀和温暖每一个和珊迪有过精神相遇的人!(掌声)所以,文本细读,相遇的不光是语言文字,更是人与人的精神。每一次细读,就是与一个个高尚的灵魂促膝而谈,都是一次高尚的精神洗礼、心灵享受。每一次细读,进入的是一个“你”,在进入中你出生入死,你脱胎换骨,出来的时候,你已经成为另一个“你”,另一个比从前更纯真、更良善、更高贵、更幸福、更有人生智慧和激情的“你”!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就在这里啊!(掌声)
课文读完了,我们的文本细读是否也就到此为止了呢?不是,其实,文本细读的“细”字,是很容易被人误读为“细碎”之“细”的。而我们前面的文本细读,也确乎显得有些细碎,是吧?其实,文本细读,不光需要微观层面的细腻地读,也需要中观层面的细致地读,还需要宏观层面的细心地读。这三者,应该成为细读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那么,从宏观的层面细读《小珊迪》这个故事,我们还能读出些什么来呢?
第一,作者不惜浓墨重彩的言说小珊迪的贫穷。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敏感。在故事中,光是明的言说就不下十处之多。诸如:“外貌描写、可怜地请求、想了一会儿、乞求、转身就跑、找了一会儿、帽子找不到了、他俩是孤儿、躺在一张破床上、谁来照顾你呢”等等。还有很多是暗的言说,比如:为什么不去上学、为什么不进医院抢救等等。这样对珊迪的贫穷所作的多层面、多视角、多手法的描写,深层的寓意和取向是什么?
第二,故事选择了第一人称的言说角度。选择这样一个角度,好处是什么?首先,当然是真实可信,我说跟他说,一个是在直接说,一个是在间接说,可信度一样吗?其次,我说是
一种在场的说,我进入故事,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于是我的种种感受、种种体会、种种表达就成为故事本身的一个有机部分,感染力自然就更强一些。最后,我对于珊迪态度的变化,从开始的远离厌恶到后来作出了承诺,这种变化,又很自然地成了对珊迪这个形象的一种衬托,而这种衬托使珊迪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立体。
第三,珊迪的形象要素是不能彼此分离的。他的贫穷、他的诚实、他的善良是融为一体的,诚实和善良正是在贫穷的语境下才越发显出熠熠生辉的人性光泽。想想看,我也诚实,我也善良,但是没人会来写我啊。(笑声)如果命运把你推向了苦难的深渊,你穷得身无分文,你甚至面临着死神的威胁,这个时候,你还能像珊迪一样的诚实吗?你还能像珊迪一样的善良吗?大家都不妨真诚地作一番扪心自问!反过来,贫穷本身却因了珊迪的诚实和善良,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老师们,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人生多磨难,不要以为你现在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你一辈子也能永远过上这样的生活。说不定哪天剩下一个孤独的你,贫穷的你,无依无靠的你,看你怎么办?面对苦难,你如何抉择?是苦难战胜你,还是你战胜苦难?小珊迪的故事,正是给了我们一种战胜苦难、超越苦难的力量。
怎么样?这就是文本细读的巨大魅力,现在,你相信了吧?我没有骗你吧?(掌声、笑声)各位,当你完成了这样的文本细读,你去上课吧!面对课堂,面对孩子,你没有理由慌张,你没有理由胆怯,你底气十足,你左右逢源,你游刃有余,你出神入化。为什么?因为《小珊迪》已经全部装在你的心里了,因为这个文本已经全部兑换为你深刻的深厚的生命体验了,因为你和文、文和你已经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了。这个时候,你可以在学生面前大喊一声,谁是语文?我是语文!(掌声、笑声) 六经注我
好!刚才我们一起细读了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文本《小珊迪》。相信大家对文本细读这种极具思想含量的语文技术有了相当感性、相当具像的理解,是吧?其实,文本细读既涉及到一系列深入、细腻地解读文本的方法,也关系到我们面对文本时所持的姿态和立场。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细读姿态和立场决定着你具体的细读方法和策略。那么,文本细读有着哪些姿态和立场呢?根据我的研究和理解,我觉得文本细读不外乎这样三种姿态,第一种是“作者崇拜”姿态,第二种是“读者崇拜”姿态,第三种是“文本崇拜”姿态。三种姿态各有利弊,各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而且在具体的文本细读实践中,三种姿态往往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共同发挥作用和影响。
下面,我先举个以“作者崇拜”为主要姿态的文本细读。这个文本叫做《桂花雨》,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一个作品。细读者是我双名工作室的一个弟子,来自金华师范附属小学 的王
春燕老师。下面,我给大家读一读王春燕写的这个文本细读——
人教版第九册第二组课文选编了三首诗词,三篇散文,均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桂花雨》就是其中一篇,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表达了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如何上好这样一篇情韵绵邈、意味深长的散文,把握其内在的精、气、神?这要从文本细读做起。
我通过对琦君散文集《桂花雨》、《水是故乡甜》、《往事恍如昨》、《母心·佛心》、《烟愁》等的详细阅读,再对教材文本进行了细致地语义分析,从而实现了对文本意义较为准确的解读。 一、琦君散文解读集萃 1.作者琦君简介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瞿溪镇,1928年跟随父亲来到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1996年定居美国。阔别故乡57年后,于2001秋天回到了梦绕魂牵的故乡温州,2004年到台湾居住,现年89岁。
自1954年起,琦君先后出版《琴心》、《七月的哀伤》、《橘子红了》《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等散文小说三十余种。美国《读者文摘》曾选用琦君的散文二十多篇,她是华语作家中被选用文章最多的人。 2.琦君散文神韵
琦君写的最好最多的是怀乡思亲的散文。正如《烟愁》后记中写的:“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琦君虽然离开了故乡,但她的心永远恋爱着故乡。她那广博的心灵,总是落实到眷恋的童年、母亲、故乡的土地上。琦君心灵中的故乡,就是她的生命之根!
琦君的散文似小说,记人叙事从最细微处着力刻画,情真意切且意蕴深远,强烈的画面感随着叙述语言不断放映在读者脑海里。读琦君的散文,把握三个字“诗”“禅”“情”,即可领悟其神韵。
(1)“诗意”:“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琦君恩师夏承焘诗句)。琦君散文,只看标题,就能感觉到缠绵的诗情――《往事恍如昨》《一回相见一回老》《三更有梦书当枕》《细雨灯花落》《水是故乡甜》……再细品,更觉每一言、每一语,并无雕琢,却又发自内心深处,情真意炙,当真是“村茶胜酒”。读琦君散文,就如饮一杯醇茶,淡香满怀,涤荡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