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荷塘月色》的审美赏读
———————————————————————————————— 作者: ———————————————————————————————— 日期:
2
谈《荷塘月色》的审美赏读-中学语文论文
谈《荷塘月色》的审美赏读
毛伟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也是诸多读者十分喜爱的名篇。笔者虽教学过多遍,但未能成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文本赏读。近来拜读余映潮先生的著作,深受启迪,笔者对《荷塘月色》的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设计,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的审美赏读。 一、结构美赏读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指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也把圆看作是至善至美的图形。清代张英说:“天体至圆,万物做到极精妙者,无不有圆。圣人之至德,古今之至文、法贴,以至一艺一术,必极圆而后登峰造极。”(《聪训斋语》卷上)由此可见,圆形结构是古今中外人们都极为推崇的一种最美的结构形式。“圆”何以至美?有学者指出,主要在于它是一条最完美的闭合曲线。它到处都是凸出的,不是带尖带刺、瘪瘪凹凹的,因而是最饱满的图形;它的延续是无限的,既没有开始又没有终结,所以又是最完善、最流畅的图形。
《荷塘月色》的行文结构就是圆形的,这不仅体现在作者“出门→小路→荷塘(四周)→回家”的外在行踪上,而且还体现在作者“颇不宁静→寻求宁静→暂得宁静→失去宁静”的内在情感变化上。双线交织,同步推进,内外协调,引人遐思,美不胜收。
教学时,我不仅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精致的圆形结构,引起学生的审美快感,还注重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圆”体现在许多文化上的联想。问题一抛,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