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景线
编辑: 节目日期:2013 审稿日期:2013 审稿人:xxx
畅游缤纷校园,讲述美丽青春
一. 职大校园
二. 趣味校园:大学校园流行语风靡 幽默背后折射心理困惑
A:如今,“我嘞个去”、“神马都是浮云”、“给力”这些流行语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频繁出现的词汇,而这些流行语在反映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同时,也体现着整个校园文化的变化与发展。
B:最近,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的“语言文化调研小组”分别对一百名大学生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校园流行语有很多来自于网络、影视、甚至是外来语。
A:其中,一些来源于影视作品的流行语已经成为了经典的流行词汇。如,“I服了U”出自《大话西游》,主要表现对一个人非常无奈与不屑;“小强”这个蟑螂的代名词则出自《唐伯虎点秋香》;还有“我走先”、“我靠”这种不少周星驰式的表达也是学生们爱说的;
A:“我拿什么拯救你?……”出自《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而大学生们则喜欢把这句话用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如,“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高等数学”,“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八百米测试”等等,其中不乏一种无奈下的幽默与智慧。 B:来源于外语的流行语也不少,如“cool”(酷)、“happy”(表高兴)、“high”(表兴奋)、“party”、“倒”、“晕”、“汗”等均出自英语和日语。 A:另外,因为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时代应用的主体,因此来源于网络的流行语也大幅增加。如,“我嘞个去”、“你妹”、“神马都是浮云”、“给力”、“有木有”等,都是大学生使用率很高的流行语。
B:又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你爸是李刚,我爸是双江”、“蜗居”、“hold住”等这些由网络上很受关注的事件引起的流行语,也被大学生们广泛使用。
A:校园流行语不仅是大学生幽默的体现,更是他们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调查中,“点名帮我答到”这一流行语的出现频率为50%,稳居第一位。
B:大二学生刘天告诉笔者,“点名帮我答到”这句话他们经常说,主要是因为有很多同学平时因为自己有别的事情,或者是不喜欢某个老师讲课而不去听。 A:“我就不太喜欢某些老师的授课方式,所以我经常不去上他的课。还有我的一个同学,他自己在外面做兼职,所以很少有时间来上课。他最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点名帮我答到'。”刘天说。
B:笔者还发现,“翘课”(就是本来有课而不去上的意思)这一词汇,因为常跟“点名帮我答到”联系起来,所以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达到45%。 A:另外,和学习有关的,像“裸考”(没有进行任何复习就参加考试)、“挂科”(考试没通过)这两个经常发生在少数不努力的学生身上的词汇,以及“蹭课”(本来没有这门课,却愿意去上)出现的频率,则分别占到了总体的20%和10%。
B:笔者通过调查还发现,“考研”、“就业”、“出国”、“新东方”、“雅思”、“托福”、“蜗居”、“北漂”、“裸婚”等是大四学生常挂在嘴边的流行语。 A:一名即将毕业的经管专业学生告诉笔者:面对着各种就业压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去向问题,“考研”、“就业”、“出国”这三种主流趋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四学生之间的流行语言;
B:而“雅思”、“托福”、“新东方”是这三种主流毕业去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流行词汇;
A:同时,大学生在即将走向社会的同时,住房、户口、婚姻等问题也迎面而来,因此初出茅庐的他们在没有积蓄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蜗居”、“北漂”、“裸婚”等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这些反映大学生生存状态的流行语也就应运而生了。
B:不管是自创还是吸收,校园流行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新异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不仅体现出“始作俑者”一定的文化基础,更为校园文化的丰富增添了一抹亮色!
A:但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产生和演变在体现大学生思路敏捷、标新立异等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B:比如“你妹”,“我靠”,以及“折翼的天使”(一般形容一些令人讨厌的人,在自己的情感世界受到打击后,转而去摧残别人)等一些不雅的流行语.虽然能够很形象地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但从社会文明和语言学发展的角度上讲,于主观和客观都是不能长久存在的。
A:又如在高校学生中普及率甚高的“我晕”、“烦”、“什么世道”等,已成为大学生情绪发泄的标准用语。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如今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离开父母呵护后走进大学校园,面对集体生活一时难以适应。
B: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坦言,在学校里面对从未经历过的人际关系、学业压力以及今后就业的压力,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有些大学生难免会感到苦闷,而这些负面的流行语,其实是他们目前心态的真实写照。
A:针对这些负面流行语走红校园的现象,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授李燕指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成长性,高校教师必须接受“校园流行语也是大学文化载体”这一事实,并尽力探寻流行语产生的心理机制,既不能一味吹捧大学生的创造力,也不能全面封杀。
B:李燕还认为,教育者应该帮助大学生在自身认知、情绪处理、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提高,让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大学生也要学会自身调节,并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流行,通过一些健康向上的流行语来繁荣校园文化。
三. 精彩校园:不愿出门更爱网络 校园出现\宅一族\
A:“帮我带份酸辣米线,多放辣椒??”山东财政学院会计专业的王静边在床上上网边对寝室同学说。她已经连着三天没出宿舍门了,看书学习也卧在寝室里。 B:她沿着床围了个青绿色的帘子,床上放着小桌,桌上有电脑、书和一瓶饮料,床头还放着一个食品储备箱,里面有面包、饼干、水果等一星期的“粮食储备”。拉上帘子,就成了王静的“隐居之地”。
A;据调查,大学中,像王静这样的“宅一族”大学生真不少,他们不仅在宿舍里上网,玩游戏,学习,聊天,连运动也窝在宿舍里。
B:在山东经济学院大三女生宿舍里,本不大的宿舍地上放了个直径半米左右的“跳舞垫”,一端连着电脑。大三女生安敏说,跳舞毯对减肥挺有用. A:除此之外,宿舍里的女生还会在凳子上做瘦腿运动,“这是在杂志和网上看到的,我们经常在宿舍集体做瘦腿操。”
B:“男生更不愿意出门,打游戏,看碟,脑袋整天昏天黑地的,饿了就打电话叫外卖。”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李锐(化名)指着门后贴着的外卖订餐广告对记者说,“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就能解决所有事情。”
A:在宿舍楼下的公告栏里,送外卖订餐的小广告也比比皆是,有的还提供日用品、水果等外卖服务。“周末或者没课的时候,一些学生就在宿舍里睡觉,打牌,上网等。” 李锐说,“有时候也看书学习。”
B:“ 在教室上自习、 在校园 里读书,或者出去走走挺好的,只是习惯了呆在宿舍,不想改变这样的生活状态。”在山师校园里背英语的大四学生李丽对记者说,她在大二、大三的时候也喜欢“宅”在宿舍,但现在为了专心考研已经强迫自己改变了“宅生活”。
A:“不在宿舍去哪?”面对记者的采访,不少学生反问。相对于大一学生参加社团和初入校园的热情、大四学生考研就业的忙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呆在宿舍里。
B:大三学生姜瑜说,刚入学时,她也参加过辩论、电影等几个社团,但慢慢地,像她这样特长不突出的学生都不参加了,“只有少数非常活跃的同学在参与,活动有时也挺乏味。”
A:姜瑜说,在社团里,她常感觉无所适从,和一群陌生人一起疯玩也让她不太舒服,她不喜欢适应陌生的环境,更喜欢与熟悉的朋友在一起,而且已经习惯了在宿舍上网、学习的生活。
B:被认为思维活、爱好广的大学生中如何诞生了“宅一族”?对此,心理专家分析说,长时间沉迷网络,导致与人具体、直接交往能力下降,使得他们对人际交
往恐惧、刻意回避人群,以及部分学生自身性格内向,加重了社交障碍,这是“宅一族”出现的两种可能原因。
A:山东师范大学化工系辅导员孙老师说,现在企业看重的主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包括了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B:面对不久后的就业竞争,学生应主动走出宿舍,走出狭小的个人世界,走进社会实践锻炼。大学生必须有意锻炼自己与不同的人接触,适应不同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