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辙到底与花辙(1)(杂谈辙韵之五)
王济忱
【摘 要】@@ 前面已经涉及了这两个概念,现在具体谈谈.很简单,所谓一辙到底,就是在一篇作品中,从头到尾使用一个辙.比如快板书<劫刑车>,使用\梭坡辙\开头几句是:
【期刊名称】《曲艺》 【年(卷),期】2011(000)006 【总页数】2页(P32-33) 【作 者】王济忱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a,a·?!11目回…l一 E 翁之到 J良与我敬 (1 ') (杂谈辙韵之五)前面已经涉及了这两个概念 , 现在具体谈谈。 很简单,所谓一辙到底,就是在一篇作品中 ,从头 到尾使用一个辙。比如快板书 〈劫刑车 〉,使用“梭坡辙”, 开头几旬是:“华茬山,巍峨耸立万丈多, 嘉陵江,滚滚东流像开锅。 炽日炎炎如烈火, 路上的行人烧,心窝·…··” 最后两旬是: “这就是,大石桥前除叛徒,老太婆下 山劫刑车 J’所谓花辙,就是在一篇作品中,不固定使用一个辙, 而是或每隔几旬或接段落换辙(俗称“大段花”)。比如 对口快板 〈 学雷锋 〉(朱光斗著)开头几旬:“毛主席号召学雷锋, 全国人民齐响应 光样题词闪金光, 英雄的名字传四方
到处传,到处唱, 学习雷锋好榜样 雷锋是个女子同志, 不愧为毛主席的好战士· .. 8旬台词用了三道大辙 : “中东辙辙飞再如单弦 〈 星期天 〉 (蔡兴林、马增慧著),全篇按 照段落使用了四道大辙 “江阳辙”(“星期天早晨天刚亮 \郭大爷急急忙忙起了床-…”)、“言前辙”(“一到星期32QUYll06l'2011 ·王济忱天忙得我团团转\一到星期天省得我太清闲…·”)、“发 花辙”(“扎上围裙把厨房下\又做鸡拉又炖鸭-…”)、 “一七辙”(“二妹我一看心欢喜\做了这么多好吃的 “一辙到底”的一般规律为隔行押韵,即按照七下 旬的格式,下旬的尾字要合辙 , 而上旬可以不合辙,也 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 3 二四六分明飞不过这里 需要特别说明,“一三五不论”指的是全篇的上旬可以不 合辙,但整篇作品的第一旬的尾字要合辙,因为这一旬 是定韵旬。比如上面提到的〈 劫刑车 〉 的第一句“万丈多” 的“多”必须是合辙的,而第三旬的“如烈火”换成“如 火烧”(不是“梭坡辙”)也是可以的。“一辙到底”隔行押韵的规律是就一般情况而言, 也有突破规律的例外。 吴文科先生在〈 中国曲艺艺术论〉 一书中谈到了一种例外:“还有在旬尾即下旬之后,叠加 整旬的情形 , 使得在表情达意上,形成了一种由强调而 升华的特殊审美效果。这种整旬叠加的情形,成为了一 种唱词表达的特殊技巧 , 被赋予了特殊的名称,谓之 g凤 凰三点头’,简称 ‘ 凤点头’。实际上就是在一个上旬之后, 有两个格式基本相同且同押一韵的下旬,即多叠加进去 了一个下旬”。他举了一个苏州评弹的例子“青楼寄迹非她愿, 有志从良目己一双, 荆钗布裙度时光”(第 270 页)这句“荆钗布裙度时光”即是叠加进去的“凤点头”。〈劫刑车〉中也有一旬经典的“凤点头.......,a,a·?!11目回…l一 E 翁之到 J良与我敬 (1 ') 前面已经涉及了这两个概念 , 现在具体谈谈。很简单,所谓一辙到底,就是在一篇作品中 ,从头到尾使用一个辙。比如快板书 〈劫刑车 〉,使用“梭坡辙”,开头几旬是:“华茬山,巍峨耸立万丈多,嘉陵江,滚滚东流像开锅。炽日炎炎如烈火,路上的行人烧,心窝·…··”最后两旬是:
“这就是,大石桥前除叛徒,所谓花辙,就是在一篇作品中,不固定使用一个辙,而是或每隔几旬或接段落换辙(俗称“大段花”)。比如对口快板 〈 学雷锋 〉(朱光斗著)开头几旬:“毛主席号召学雷锋,全国人民齐响应光样题词闪金光,英雄的名字传四方到处传,到处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是个女子同志,不愧为毛主席的好战士· ..8辙飞再如单弦 〈 星期天 〉 (蔡兴林、马增慧著),全篇按照段落使用了四道大辙 “江阳辙”(“星期天早晨天刚亮\郭大爷急急忙忙起了床-…”)、“言前辙”(“一到星期32 QUYll06l'2011 天忙得我团团转\一到星期天省得我太清闲…·”)、“发花辙”(“扎上围裙把厨房下\又做鸡拉又炖鸭-…”)、“一七辙”(“二妹我一看心欢喜\做了这么多好吃的“一辙到底”的一般规律为隔行押韵,即按照七下旬的格式,下旬的尾字要合辙 , 而上旬可以不合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 3 二四六分明飞不过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三五不论”指的是全篇的上旬可以不合辙,但整篇作品的第一旬的尾字要合辙,因为这一旬是定韵旬。比如上面提到的〈 劫刑车 〉 的第一句“万丈多”的“多”必须是合辙的,而第三旬的“如烈火”换成“如火烧”(不是“梭坡辙”)也是可以的。“一辙到底”隔行押韵的规律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也有突破规律的例外。 吴文科先生在〈 中国曲艺艺术论〉一书中谈到了一种例外:“还有在旬尾即下旬之后,叠加整旬的情形 , 使得在表情达意上,形成了一种由强调而升华的特殊审美效果。这种整旬叠加的情形,成为了一种唱词表达的特殊技巧 , 被赋予了特殊的名称,谓之 g凤凰三点头’,简称 ‘ 凤点头’。实际上就是在一个上旬之后,有两个格式基本相同且同押一韵的下旬,即多叠加进去了一个下旬”。他举了一个苏州评弹的例子“青楼寄迹非她愿,有志从良目己一双,荆钗布裙度时光”(第 270 页)“年纪就在六十岁 , 看样子 能活二百多一一 这还是少说” 李润杰每次演出唱到这旬 , 也 剧场效果极佳 , 是一个很脆的“包袱 ” 。曲艺理论家汪景寿先生也出版了一部与 吴先生同名的著述〈中国曲艺艺术论〉, 也谈到了一种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