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海水温差能 D.海水盐差能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18.生态保护红线包括()。(2.0分))
A.生态功能保障基线 B.环境质量安全底线 C.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D.自然资源利用下线 我的答案:ABC √答对
19.《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比较具体的目标包括()。(2.0分))
A.消除贫困和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 B.控制人口和开发人力资源 C.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
D.推动技术进步和对于危险的有效控制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0.下列国际组织中,对环境问题进行关注的有()。(2.0分))
A.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B.世界自然基金会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D.绿色和平组织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1.佛家提倡现世和来世之间的“和谐”、众生之间的“和谐”,这是生态文明观正确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关系、正确处理自然界生物之间关系的理论渊源。(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2.在环境外交方面,20世纪后期,国际上出现了将环境问题与人权问题挂钩的倾向。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引起的国际冲突将更加频繁。(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3.道家探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生态文明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论渊源。(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4.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按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叫做森林碳汇。(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错
5.“仁、义、礼、智、信”构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错
6.我国的《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4年)》等文件,提出了大力发展智能农业。(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7.未来我国工业园建设的方向是生态工业园。(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8.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服务为核心的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是一个国家、地区总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9.从个人层面看,绿色生活意味着衣食住行更环保。每个公民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力提倡“适度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节约消费”,人人践行绿色生活,衣食住行游勤俭节约、绿色低碳。(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10.“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某一个行业”。(1.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1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减少温室气体的具体数量和措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错
12.在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13.环境基础设施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环境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环境类公共服务系统。(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14.生态不安全是一个人类生态系统不断从功能不安全向要素不安全演化的过程。(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错
15.污染物在人体中长期积累,还有可能引发遗传性病变。(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16.生态意识是指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处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活等关系应具备的生态观念。(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17.建立国际性的国家绿色发展经济新秩序,其基本特征是用生态科技减轻经济发展中资本积累的马太效应,消除绝对贫困化,同时减少因为过度发达而浪费资源和因为过度贫困而破坏资源的两种恶性循环,强调整个世界的持续发展,并随着自然资源开发,国际社会必须投入资金保护自然,进行生态补偿。(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18.代际生态伦理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19.“部分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今天环境和生态灾难的根源。(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20.适应时代的要求,生态文明从理论的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宣示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烈政治意志。(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21.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确立,为身陷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的人类点亮了发展道路上的灯塔,生态文明应该成为人类的永恒主题。(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22.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23.《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1.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