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伊利乳品厂和液态奶事业部均通过H ACCP的认证
(6)内蒙古伊利集团率先获得素有“绿色壁垒通行证”之称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资格认证证书 4 内部劣势分析
(1)奶源基地点多面广,服务跨度大,管理难度大的特点
(2)扩张带来的产业整合和企业文化融合的困难 (3)国企印痕尚存
(4)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相对较低
可见:面对2012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梦想,伊利如何能一路领先于中国乳业,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自身的战略
1.全面扩张,实施“中国伊利”战略
目前,伊利已经凭借品牌、机制、资金、市场、管理等综合优势,实施“用全球资源做全国市场”的“中国伊利”战略构想,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整合乳业资源 二.走资本经营,资源整合之路
早在1992年伊利集团就把公司的经营主线变为以资本经营为主线,以产品经营为依托
最近,伊利又和鄂尔多斯集团合作,通过增发新股,从股市上融回资金达13.01亿元,伊利集团也通过增发新股拿回8亿多元的资金 2伊利战略营销“五步曲” 第一步:市场渗透法 第二步:留有缺口法 第三步:让利领先法 第四步:避实击虚法 第五步:核能扩散法
近3年来我国奶业在伊利等一批知名企业的拉动下,奶牛饲养量由1999年的200多万头增加到去年的500多万头,牛奶产品从1999年的500多万吨增加到今年的900多万吨,伊利昂起中国乳业龙头,正在铸就“中国乳品第一品牌”。
3伊利抢占战略制高点:天然品质续传奇 诚信经营打市场
在最适宜奶牛繁殖的纬度带已经形成了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奶源基地、呼伦贝尔奶源基地、黑龙江杜尔伯特奶源基地、京津唐奶源基地、西安奶源基地五大块完整的奶源基地,控制奶牛头数达22万头之多,从源头抢2.占了战略制高点。产品坚持天然的品质,用诚信对待消费者,赢得了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
4伊利打造全新中国伊利形象 (1)抛开草原概念
(2)用生产基地扩大市场版图 (3)战略重组 占据市场要地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乳业市场中,伊利应该说已在市场前期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然而,在近有蒙牛,远有三元、光明的市场情势下,伊利及时调整战略,加大品牌强势,建立全国性品牌策略,它的一系列举措都似乎在表明,做“中国伊利”、做中国乳品第一品牌的未来并不是梦
二、数据收集与初步诊断
为了分析2009年伊利的财务状况,我收集了伊利2007~2009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他相关数据。为了确定其在行业内的地位及排行,我收集了其竞争对手三元()和光明(光明乳业(600597))的相关资料。
尽管伊利在2009年的各个方面都显示良好,但是我们不能排除伊利是否是因为要摘掉*ST的帽子而做出值得我们需要怀疑注意的事情。 (一)资产负债表上的疑点
会计年度 货币资金 2007/12/31 2008/12/31 增减率 2009/12/31 增减率 1,771,591,888.52 2,774,432,558.38 -- 125,809,910.00 204,955,385.89 497,010,521.03 299,179,263.20 -- -- -- 56.61% 4,113,466,057.89 48.26% -- -- -- 1,000,000.00 -95.65% 217,978,370.09 10.66% 568,839,075.36 100.33% 91,568,167.90 10.18% -- -- -- -- --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 应收关联公司款 --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存货 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 22,978,071.88 -81.74% 196,978,423.69 -3.89% 283,946,051.86 -42.87% 83,111,155.39 -72.22% -- -- -- 1,737,371,120.52 2,020,365,899.75 -- -- 16.29% 1,835,651,029.35 -9.14% -- -- -- -- 37,859.93 -- -- --
伊利乳业集团财务报表分析(doc 36页)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