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一)建设背景
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由2005年的1,059.2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001.60亿元,以平均每年18.94%的速度增长,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依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长态势。
我国纺织行业整体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纺织大国纺织服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纺织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强劲推动下,纺织行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2006年至2016年,我国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复合增长率9.48%,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10.67%,利润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15.15%。
我国主要纺织产品,化纤、纱、布等产量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纺织大国,行业竞争能力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地位逐年提高。根据2016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纺
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也已从2000年的10.42%上升到2015年的38.60%。
2018年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需市场增长加快,网络渠道销售增速提升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8%,较17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且增速提升至与同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相当,这是近年来较为少见的情况;其中网上穿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9%,较17年同期大幅提高18.3个百分点。同时,产能利用率保持较好水平,规模以上纺织业产能利用率高达80.7%。
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持续回暖。根据海关数据显示,18年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591.8亿美元,同比增长4.8%,增速高于17年同期7.9个百分点。出口实现量价齐升,出口数量同比增长4%,出口价格虽然同比仅增长0.8%,但已扭转近四年来的负增长态势。纺织纱线、织物及制成品出口竞争力提升,出口额同比增长11%;服装出口压力仍然较大,出口额同比仅增长0.1%。一季度,内外需市场的共同发力,对纺织行业供求关系向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方向巩固改善形成积极支撑和有效推动。
近年来,纺织业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虽然2011年以来速度有所放缓,但至2015年,纺织业收入达到4.02万亿,同比增长5.5%。行业中企业单位数在2011年骤降32.3%至2.25万家,至2015年,一直保持在2万家左右,企业数目的减少表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当前经济形势并非十分景气,内部需求动力不足,景气度处于发展区间并波动较大,出口规模下降,小企业因成本高企难以维持而被兼并或倒闭,大企业则在进行结构调整,或寻求转型升级,或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压缩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加强供应链的把控。2015年,我国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1913.2亿元,同增15.0%,增速高于上年1.6个百分点,行业新开工投资项目16149项,同比增长18.3%,表明行业投资信心良好。
作为纺织业的子行业,受房地产影响,2015年家纺行业市场规模300.2亿美元,同增4.11%,增速放缓,但规模仍处在稳定上升阶段。随着房地产去库存进程的推进,家纺行业也将受到催化;降低成本、扩大有效供给等政策措施也将使行业的生产及效益情况有所改善。
未来几年,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居民收入及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纺织行业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前景将更加广阔,整体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根据我国《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将保持在6%-7%。
随着化纤原料的开发及广泛应用,我国化纤纺织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从化纤纺丝、织造、到印染、后整理及服装的完整产业链条,产量、规模不断扩大,在推动我国纺丝技术、织造技术及印染后整理技术的发展、开发高性能多功能纺织品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行业分析
在中国,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其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细分下来包括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业等。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纺织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污染行业。
中国纺织工业已连续3-4年处于低增长阶段,2018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53710亿元,同比增长略高于5%。与处在6%左右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国民经济相比,纺织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出口均处于低增长水平。近40年来,世界纤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为3%,略高于人口增长率。近20年来,中国纤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9%左右。
尽管纺织工业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但纺织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已充分认识到低速增长将是一种常态,并据此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也正是中国纺织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有关要求,我们对纺织工业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新的判断:“纺织强国纲要”和“十三五规划”中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纺织强国。从具体指标来看,除个别指标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外,绝大多数指标已接近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纺织强国”目标已基本实现。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新的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充分实现纺织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全行业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内销成为支撑纺织经济的主要力量并带动我国纺织工业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部地区纺织产能开始增长,如河南、湖南、安徽;长三角地区转移速度加快,如苏南产能向苏北的转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党中央批准了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规划。在新的发展规划里,纺织服装产业仍然是长三角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并列入“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在地区内加快转移”的政策。
长丝类纺织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中国人喜欢蚕丝类纺织品,欧洲人则青睐于亚麻制纺织品。当棉纤维崛起后,全世界纺织品都转变为以棉花为主。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天然纤维没有太大的增长。目前,全世界棉花产量约2500万吨,羊毛产量约110-120万吨,预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棉花和羊毛的产量将维持现状。根据现在的情况判断,今后天然纤维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目前全世界的纤维总产量约为9000多万吨,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亿吨。9000多万吨纤维产量中的70%为化学纤维,约6500万吨,其中化纤长丝约为4000多万吨。可以看出,化学纤维是以长丝为主导的。全世界4000多万吨化纤长丝绝大部分产自中国。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2018年中国化纤长丝加工量已达到3000多万吨。
纺纱生产制造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