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时代特点与创新路径
作者:贾文婷
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8年第02期
摘 要:学生工作属于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下,扩招后的高职院校学生良莠不齐,思想更为活跃,正确的“三观”还没形成。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需要立足实际,积极创新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发挥网络正能量,构建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规范学生管理制度,实施人性化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为社会培养出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近10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一直很大,许多家长认识到让子女在高职院校学习一门、两门专业技术比上普通的大学更方便就业,纷纷报考社会需求广泛的热门专业,使得高职院校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校的发展要求,也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要。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方法、科学管理学生工作成为学校管理层和学生管理人员的新课题。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思想特点
学生工作属于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时代下开展学生工作时,还面临诸多难题,如学生动向和思想更为活跃、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学生管理相对滞后等,导致学生工作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研究发现,新时代高职学生的特点表现为三点:
1.生源来源复杂,却分布在不同校区,学生多而思想混乱。传统上,不少地级市都曾经有过中专性质的农业学校、工业学校、财经学校、卫生学校、师范学校……在2005年前后合并升级成一所高职院校,目前或多或少存在多个校区。这类高职院校有的貌合神离,专业不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成为“空壳”学校;有的及时更新专业、开设热门专业,积极引进教师和教学资源,形成职业名校,生源广、招生量大,却分布在不同校区,学生多而思想混乱;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处在大都市,紧邻需求广泛的就业市场,更容易招徕生源,学生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学生思想境界也差距明显。
2.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学生动向和思想更为活跃。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移动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愈加广泛,学生的思想动态更为活跃,动向难以把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