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作者:詹园园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12期
【摘 要】 本文介紹了供应链金融的形成原理,在我国整体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社会信用体系缺失、法律不完善的环境下,供应链金融的开发主体主要还是商业银行。本文旨在阐述平安银行M支行现有风险管理系统及风险防控的措施,来探讨平安银行M支行现行的运营问题,从供应链金融的对象,从业人员乃至整个市场的政策角度来分析,最后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一、引言
2018年8月,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因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中小企业,但自身规模小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硬伤,这也就代表了他们在财务管理和信用水平等一些方面没有大企业那么规模化,成熟化。目前,在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不断增长需求,与此同时,供应链逐渐成为产业竞争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因为供应链金融作为我国正在发展的新型融资业务,在诸多方面均有不足,所以如何降低其业务风险,提高其可行性也是目前最需尽快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的风险原因及识别,从互联网角度为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和研究思路,来促进该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平安银行M支行运用供应链的概述
(一)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平安银行M支行在2003年提出了两个供应链金融理念自偿性贸易金融以及1+N,成功将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开展起来,十年后,平安银行M支行推出供应链金融2.0,实现了一次从平面到立体的一种创新,在2.0时期,由于信息爆炸,人的信用已经可以通过其经济行为来运用大数据来进行计算与归纳,在这十几年的时间内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成了公司业务的王牌,覆盖了方方面面包括应收、现货、预付等供应链金融业务体系。2018年末,平安银行M支行贸易授信余额为17042.3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15.48%。平安银行M支行提出的这种融资模式站在产业供应链的角度上全局考虑,避免了由单个企业产生的传统局限,同时延伸了银行的纵深服务。[1-2] (二)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关于动产担保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我国的供应链金融行业相较于国外而言是处于刚起步状态,所以无法像国外一样运用关于动产担保的法律法规,同时以流动资产作为担保的信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