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汇编及答案解析点睛(11页)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汇编及答案

解析点睛

根据湖州、嘉兴、宁波、台州、绍兴一中、绍兴市柯桥区、金华十校、温州市新力量联盟、衢州一中期末试卷汇编而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湖州市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山石 【唐】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①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②。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注】①支子:即栀子,夏初开白花。②鞿(jī):马缰绳,此指受人牵制、摆布。

19.诗歌前两句写路途艰辛,以至黄昏才到寺庙。其中,“荦确”的意思是▲。 全诗叙议结合,就叙述部分,作者是按照▲顺序来写的。(2分)

20.诗人称“人生如此自可乐”,在诗歌前十句中作者是如何表现寺中之乐的?(6分)

19.峥嵘、险峻、嶙峋或崎岖不平;时间或游踪(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20. ①对比或反衬。以古寺蝙蝠乱飞的荒凉反衬芭蕉、栀子花的生意,使诗人感受到勃勃的生机;寺中唯有粗茶淡饭,诗人亦感到心满意足。

②铺叙或铺陈。诗人对日常的平凡之事(像入寺、坐阶、看画、铺床、睡觉等)、客观之景(像大石、蝙蝠、芭蕉、栀子、月光等)的描绘洋溢着真挚之情,状写出美妙之景,从而生发出无限的诗意。

③视听结合。夜深人静,百虫声绝,从听觉角度来写山寺深夜的宁静;而阔

大的芭蕉、肥硕的栀子、模糊的壁画以及深夜的月辉,则是从视觉来写,表现诗人内心的惬意与满足。

(借景抒情、动作描写,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每点不超过2分) 绍兴一中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9—20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9.首联中的“ ”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中“秋草”“寒林”等意象营造了 的氛围。(2 分)

20.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19.悲 凄凉(凄清,悲寂) (2分,每处1分)

20.①借古伤今(借典故抒情)。全诗借贾谊被贬,暗寓作者迁谪之悲,微露讽世之意。

②借景抒情。借对“秋草”“寒林”“日斜”等的描写,渲染凄凉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情。③直抒胸臆。首联“留”“悲”,尾联“怜君”,直接抒发了被贬的愤懑与悲凉。(6分) 嘉兴市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9-20题。(8分)

天仙子 敦煌曲子词

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留住

九华云一片。①

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珍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

红丝应百万。

[注]①《列子·汤问》中有秦国之善歌者,其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9.上阙“留住九华云一片”句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20.下阙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内心,请作简要赏析。(6分) 19.(2分)纤歌凝而白云遏(写错一字不得分)

20.(6分)(1)动作描写,“偷泪”写出暗自垂泪的情态,揭示内心的痛苦。(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将“满头”“满面”与“一”对比,写出在表面繁华富贵的背后孤独无助之痛苦;如比喻,将“泪珠”比作“珍珠”使痛苦可“”可感;夸张,以“百万”更显愁苦之多。(3)联想想象,如果能将泪珠“串”起来,当会有百万之数来表现感伤的内心。(每点2分) 柯桥区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南歌子 (南唐)李煜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①。 趁拍鸾飞镜②,回身燕飏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注释】①彩云:指楚王梦会巫山神女之事。巫山神女,朝为行云,夕为暮雨。②趁拍:合拍。鸾飞镜:《鸾鸟诗》记载:有人献鸾鸟于罽宾王,三年不鸣,后悬镜于鸟前。鸾鸟见影而“慨焉悲鸣,哀响中霄”。

19.(1)首句中“绿”字在文中的意思是(1分) 。(2)“ ”一句点出了歌女服饰之美。(1分)

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歌女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二)(8分)

19.(1)乌黑发亮(的颜色)(1分) (2)霞衣曳晓红(1分)(共2分) 20.(6分)

①色彩渲染。“霞衣”“彩云”“红袖”之红,“新绿”之乌黑发亮,色彩绚丽,浓烈动人,写出了歌女的美丽、艳丽与青春。

②正侧结合。本首词既有对歌女的肖像、服饰、歌、舞动作的正面描绘,也有观赏者的心理、感受的描绘,正侧结合凸显出歌女之美,舞姿之妙。(运用“虚实结合”分析亦可,但只能作为一点。)

③动静结合。“待歌凝立”为静,着意描绘歌女蓄势待发之态,静中有动。“趁拍鸾飞镜,回身燕飏空”为动,更见活力。动静之间更显其活力与美感。(每点2分,共6分,其他有创意的分析也可) 衢州一中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7分)

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一隅。诗人后来因为本首诗歌被贬。

19.“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实际上是写了梅花的 品格,运用了 (手法),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2分) 20.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略 金华十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唐)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此时:指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末、二年(761年)初,时值安史之乱。②雪:喻指梅。③若为:怎堪。

19. 此诗前两联围绕______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______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

20. 这首诗歌除了感谢友人忆念之情外,还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9. (1). 忆 (2). 愁

20. ①思乡之情。颈联写折梅使诗人感到乡愁,渴望与亲人团聚。②老去之愁,尖意之愁。尾联写诗人看见渐长的梅花,催人白头。③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诗人从梅花着手,从对故人思念联想到岁暮之愁,最后联想到自身,这是由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决定的。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的能力。答题时要借助该字含义、 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前两联“忆”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故人送客见雪见梅情不自禁“忆”起我,表达了对故人思念自己的深深谢意和心心相印的情谊。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

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汇编及答案解析点睛(11页)

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汇编及答案解析点睛根据湖州、嘉兴、宁波、台州、绍兴一中、绍兴市柯桥区、金华十校、温州市新力量联盟、衢州一中期末试卷汇编而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湖州市(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山石【唐】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f8e88gcu05s23r4b01m9s4tl8lgyq00e3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