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二模试卷
命题人:于景明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分数: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的一项是(A.黄晕./头晕.目眩B.循.环往复/徇.私C.差.强人意/差.别
屹今为止.立/迄.提.心吊胆/提.携催枯拉朽.眠/摧.
伺.候/伺.机狼藉./慰藉.风声鹤唳/乖戾..模.样/模.范2分)(
)
2分)(
)
袅烟云D.亘.古/断壁残垣.凫.水/袅.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闲遐石榴树
重蹈覆辙
截然不同通宵达旦周道如底张皇失措
B.国籍大雁塔浩瀚无垠C.取缔一骨碌大庭广众D.题纲蓝布衫
语无伦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B.同学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困难面前充满信心。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4.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2)感动中国人物中河南的老艺术家王宽在退休后陆续收养
6名孤儿,古稀高龄在卖唱,
含辛茹苦十六年,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3)历代文人都有着“心系万民苍生”的济世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甫饱览人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真情呐喊(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岳阳楼记》)。5.名著阅读。(4分)
(1)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
节内容,塑造了祥子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无奈。(2)请简述祥子第三次买车卖车的经历。
(2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概括德国救援车辆极少因堵车而误事的原因。
(不超过20字)(3分)
,“所有道路使用者必须立
德国交通法规定,如果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或急救车
即让路”。在实际执行中,如果是双车道,则里道车尽量往里靠,外道车尽量往外靠,在中间给急救车让出一条路;
如果是三车道或多车道,
则紧急通道位于最里车道与紧靠其右侧的
德国人开车不随意
车道之间,最里车道的车辆往里靠,其右侧所有车道的车辆依次向右靠。
并线、不加塞、不抢行。因此,极少发生因堵车致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救护现场或医院而误事的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7分)
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材料一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深厚
13%
课外阅读调查表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有计划有时有计
一般
48%
划
无兴趣材料二
39%
没有计划语文学困生
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
35%看不出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11%
关注点及占比例写得怎样
10%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每读必做
0%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娇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以“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请你有针对性的设计一项活动,并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2分)
(2分)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分)
8~12题。(共16分)
河流往事吴佳骏
(1)流是船的路,船在动,时间也在动。静止的,只有水,以及水下面的石头和沙泥。我站在河岸边,看见树的影子和我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仿佛它们都来自水底世界。⑵我在河水的流动中长大。
⑶每天傍晚,我和村里的小伙伴,都要跑去河边玩耍。在沙滩上拾贝壳,捉躲在水草里的鱼虾。或者,赤裸着身体,在河水里游泳。溅起的水花,惊动了不远处浮动的野鸭。有时,我们会一个猛子,潜入到打鱼人的小舟底下,用背脊使劲拱动船底,鱼人以为捕获了大鱼,迅速收网查看,却发现我们已在船的前方,地向远处游去。打鱼人知道上当,骂一句:混蛋!重新将网撒向河面。
⑷春天像一只候鸟,从山那边飞来,从岁月深处飞来,停在河岸边的松树、柏树上。树上的鸟窝,是季节的另一个家。那些树有些年头了,枝杆粗壮,叶子翠绿,一看,就是得到了水的滋养。生长在水边的植物,比生长在旱地的植物,多了几分灵气。河滩上的青草,一个劲儿地疯长。远远看去,像铺了一层嫩绿的地毯年和记忆。
⑸我蹲在河边,仿佛另一条河流。
⑹河流是无声的,舒缓的,它以表面的平静,掩藏了流动的喧响。我也是无声的,我以我的沉默,埋藏了内心的波涛。也许,唯有在河岸上织鱼网的那个老人,知晓我心中的秘密,但他没有说。凭他的阅历,他一定是理解我生活的孤苦和人生冷暖的。
老人一辈子都在风浪中
,,让野草的苦香,
弥漫鼻孔和肺叶,弥漫童把小舟弄得左右颠簸。打露出乌黑的头,笑声朗朗
(一)阅读下文,完成
漂泊,以捕鱼为生。一条陈旧的木船,就是他的家。他那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落满了阳光和风雨,也沾满了鱼腥和水渍。
⑺我最喜欢的,是看老人坐在河边织网。
黄昏时分,夕阳似碗里搅拌的蛋黄,总能勾起人的
幻想。我和小伙伴站成一个圈,将老人围住。看他手拿竹针,在网眼里麻利地串来串去。动
作的娴熟,表明了他经验的老道。老人边织网,边跟我们讲他的往事。他越讲越玄乎,我们越听越觉得深奥。他说:人啊,其实也是一条鱼,时时被生活这张无形的大网罩着。即使你侥幸挣破网,逃脱了,又会被另一张更结实的网罩住。很多人,都是在这种可怕的挣扎中慢慢老去的。说完,老人停下手中的活,擦掉眼角挂着的泪花。这时,夕阳唤来夜幕,覆盖了老人的身影,也覆盖了我们的身影。⑻在我割草累了的时候,
或者,牵着牛在河边饮水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老
人和一条船的画面来。我不明白,那个老人,一生都守着一条船,到底有什么意思。而且,那条木船,早已破旧,船底开始渗水。我担心,它还能否承载得起一个老人的重量。只要一个不大的旋风,船就会被打翻,随老人一道葬身河底。⑼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在想我自己。
⑽老人到底是活得精明了,他一眼就识破了我的心机。他说:孩子,别以为我不晓得,你每天都来看我织网,其目的,是想借我的船渡河。⑾那天,老人从我背篓里装着的青草下面,
翻出了我藏着的一包衣服和裤子——那是我在昨
是被我父亲穿烂后,
母亲给我
晚等父母睡着后,半夜里爬起来偷偷收拾好的。那几条裤子,
改做的。包裹中,还有一件毛衣,是母亲去年卖了家里那头羊,从镇上买回毛线熬夜给我织的。我舍不得它们,就统统带上了。况且,我还不知道,在未来的路上,将会遇到怎样的冰雪和风暴。我还没有习惯一个人上路。⑿老人最终没有送我过河。他的衰老,保护我的自尊。
⒀我远远地凝视着那条破船,风吹来,船身倾斜,要散架的样子。我突然看穿了那条船的命运:那条船,即使能渡我过河,却无法承载我的父母和故乡,无法承载故乡的贫穷和苦难。⒁我不过是河岸上一个光着屁股的孩童,还不知道水的深浅。
(选自2015-11-13《光明日报》,有删改)
8.根据第⑻~⑿段,概括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几件具体事情。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⑷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3分)
(每件事不超过
10个字)(3
他重新将我的包裹装进背篓,
上面用青草遮盖密实。
他极力在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⑹段中“我也是无声的,我以我的沉默,埋藏了内心的波涛。
”联系全文,揣摩“内
心的波涛”包含了哪些内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⒀段再次提到那条破船,有何目的?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不过是河岸上一个光着屁股的孩童,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
13~15题。(共12分)
11月26日至30日这五日为今年以来
37个。重霾
还不知道水的深浅。”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和
①2015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最严重的污染过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影响范围超过
70个城市中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
50万平方公里,接近法国的国土面积。在30日,北京多处出现“爆表”现象,
,
一检测点PM2.5浓度值一度高达北京市多次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成因是什么?
945微克/立方米。为保护公众健康,减缓大气污染程度甚至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
如此大范围的重污染,
②多位专家认为,首先从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来看,京津冀西侧、北侧靠山、东邻渤海。太行山、燕山形成的“弧状山脉”
对冷空气活动起到了阻挡和削弱作用,
易导致山前空气流动
性较弱,形成气流滞留区,污染物和水汽容易聚集,从而有利于霾和雾的形成。其次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也是此次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全球极端天气频发,进入
2015年为有历史统计以来的最强厄尔尼诺年,
11月以来,华北地区遭遇多次强降雪天气,降雪消融导致地面湿
导致华北地区大范围处于高湿
度接近饱和,温度降低,而中层大气同期存在显著回暖情况,
度、低风速、强逆温的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污染持续积累,造成严重区域性污染。京津冀三地处于同一生态区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了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③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是此次大范围重污染形成的根本原因。
据三地的相关环境显示,
京津冀
大气污染中,燃煤、机动车和扬尘是主要污染因素。其中,北京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影响明显,天津大气污染的“元凶”是扬尘,河北对大气影响最严重的则是燃煤排放。污染物排放之所以区域特征明显,
是因为京津冀三地能源结构不合理,
且清洁能源少。调整能源结构,任何一方都很难在现有的条件
减少污染物集中大强度的排放需要京津冀三地统筹规划实施,